近年来,不少江城居民都觉得,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厉害啦”,能看门诊能住院,有西医有中医,能做孕检能查心脑……实际上,芜湖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已有17家升级为“社区医院”,全市各县(市)区全覆盖,真正实现“小病找社区”。
日前,记者从芜湖市卫健委基层卫生科获悉,最新创建的两家社区医院——荆山街道社区医院、南瑞街道社区医院已完成挂牌,可给附近居民带来更全面、更舒心的就医体验。
中医科、口腔科从无到有
2月19日一早,家住荆山花园东区的谈小玲来到了荆山街道社区医院二楼的中医科做腿部针灸,“一周来两次,下楼过个马路就到了,5分钟的事儿。这边医生手法专业,一次自费20多块,物美价廉。”谈女士说,现在腰腿肩颈不适的人多,她还推荐了自己的婆婆、小姑子和同事过来治疗。
在创建社区医院之前,荆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没有中医科的,科室的叶露萍医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全过程,从最基本的针灸开始开展业务,逐渐增加方剂、体质辨证等,到现在艾灸针灸、推拿拔罐、香囊茶饮等“全面开花”。“一天能接待50多位患者,很多人专门来找我,能叫上我的名字,这是做基层医生非常欣慰的。”中医科现有3个诊室、19张床位,去年的业务收入达到67万元。
同样从零开始创建的还有二楼东侧的口腔科,30岁的滕旭华是新引入的带编医生。“目前患者以老年人居多,每天有十多人。”拔牙补牙、义齿修复、根管治疗、儿童窝沟封闭等常规项目均可开展,“今年还打算与上级医院的专家成立工作室”。
设备搞上去,费用降下来
除了科室上的增添完善外,荆山街道社区医院还对硬件进行了升级和添加。院长孙兆新表示,“以前不能做的检查,现在都能做了”。先进的B超机、DR机、全自动生化仪等,让人们在家门口就能进行肝胆脾胰、心肺、甲乳等相关检查。
采访当天,因为流感拍摄胸片的市民闫伟说,以前看病习惯去市中心的三甲医院,现在“不凑热闹了,这边人少不排队,一次胸片45元,服务好还优惠”。据悉,该院的医疗项目定价是省物价局核定价格的6折甚至5折,门诊的次均费用约59元。
据孙兆新院长介绍,创建成功后,荆山街道社区医院现有业务用房3200平方米,床位30张,设有全科、妇科、计划免疫、儿童保健科、中医科、康复科等功能科室,服务全面,划分合理。目前在岗医护人员27名,服务人口约1.6万人。该院同时是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医联体单位,二附院长期派驻专家在此坐诊。
“社区医院就是要把基本的医疗和公卫服务做好,再当好‘二传手’,看不了的疑难杂症做好转诊会诊,让百姓信任你,愿意来,做好城市医疗体系的‘网底’。”采访结束时,孙兆新如是说。
布局延伸 县区全覆盖
在芜湖市卫健委基层卫生科,记者了解到,按照要求,社区医院必须具备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门诊、住院综合能力,并具备辖区内居民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等分级诊疗功能。同时,还要具备一些“硬指标”,如床位不少于30张,主要以老年、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床位为主。
目前的17家社区医院分别是镜湖新城社区医院、方村街道社区医院、滨江街道社区医院、荆山街道社区医院、马塘街道社区医院、白马街道社区医院、南瑞街道社区医院、沈巷镇社区医院、保定街道社区医院、三山街道社区医院、龙山街道社区医院、六郎镇社区医院、陶辛镇社区医院、繁阳镇社区医院、籍山镇社区医院、许镇镇社区医院、无城镇社区医院。
市卫健委工作人员表示,社区医院的网络延伸将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形成布局更优化、功能更健全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持续提升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提升城乡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记者 程茜 文 许诚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