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沈斯芃(镜湖小学407班)
指导老师:孙洪巍
放假的时候,我拜读了当年明月的著作《明朝那些事儿》。这套书介绍了明朝276年历史和各类形形色色的政治人物。我看完这本书后,十分认同作者的观点。并决定去阳明先生的故乡——余姚,寻找阳明先生。
走在余姚的大街小巷,到处可以看到阳明的影子。道路叫作阳明路,古镇叫作阳明古镇,公园叫作阳明公园,连献血屋也叫阳明献血屋,感觉阳明先生无处不在。
一大早,我和妈妈就来到了王阳明故居。王阳明故居自南至北沿中轴线分别为门厅、轿厅、砖雕门楼、大厅及瑞云楼、后罩屋。整个建筑规整而清丽。穿过层层入口,我们来到了大厅,这里是王阳明的父亲王华接待贵客的地方。他的父亲王华也不一般,是个状元,供职翰林院。大厅名曰“寿山堂”,不是很大,感觉和一个门厅差不多。所有房子都是典型的浙东派建筑,和徽派建筑有点像,但比徽派建筑更明朗、更开阔。
接着,我们来到了主楼——瑞云楼,据说,阳明先生就出生在这里。看着这一切,我仿佛感觉阳明先生踏着时光隧道若隐若现地走向我,他仿佛在跟我说话,他的目光是那样的坚定,又是那样的温和。
过了一会儿,我们来到了阳明先生的书房和卧室。透过窗口,我仿佛看见幼时的阳明先生跟着他的爸爸在琅琅读书。阳明先生故居外矗立着一个牌坊,上面刻着三个大字“新建伯”。那是嘉靖帝给他的封号。
这趟余姚之行,我深深感受到了余姚人民对阳明先生的眷念和景仰。他虽然离开我们已近五百年,但他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却依然那么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