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小伙为血液病患者送上新年“大礼”
日期:01-28
查达昌(中)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图片由芜湖市红十字会提供)
本报讯 1月27日,农历新年前夕,安徽省立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90后青年查达昌“准备”了一份特殊而珍贵的新年礼物——200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远方的血液病患者送去新生的希望和祝福。他是芜湖市2025年第2例(总第42例)、安徽省第71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90后小伙查达昌是安庆太湖县人,现为合肥一家软件公司的程序员。2011年11月,他在芜湖市安徽工程大学读大一,偶然间看到校门口的献血车,于是和室友一起,带着好奇与帮助他人的心愿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时隔13年,这份心愿得以实现。2024年10月,查达昌接到了安徽省红十字会的电话,告知他与外省的一位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初配型成功。“当时我正在出差,忽然听说这个消息,很激动很惊喜。”
问及是否有过动摇,查达昌说:“起初对捐献过程不熟悉,有点担心,经过红会人员讲解和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到是通过手臂采血捐献,安全科学,就完全打消了顾虑”。
此后,他调整饮食和睡眠,继续保持运动的习惯,积极配合完成高分辨配型检测、体检和动员剂注射等捐献前的准备,以确保采集顺利进行。
1月27日上午11时,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采集,查达昌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希望受捐者能早日康复。我付出了一些时间和轻微不适,但换来了一个生命、一个家庭的新生,我认为是非常值得和有意义的。”查达昌质朴地说。当天出院后,经过短暂休息,他搭乘晚间6点的火车返回老家安庆过年。
在适龄(18周岁至55周岁)且身体健康的情况下,造血干细胞的捐献不会有风险。芜湖市红十字会呼吁更多符合条件的市民加入爱心队伍,点亮他人的生命之灯。 记者 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