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大江晚报

这桌“百家宴”品出浓浓“邻里情”

日期:01-27
字号:
版面:第A08版:社区行       上一篇    下一篇

百家宴结束后的“全家福”

记者 吴敏 文/摄

1月23日,农历腊月廿四,也是芜湖民俗中的“小年”。这天中午,芜湖市镜湖区荷塘社区多功能会议室内暖意融融,已持续九届的百家宴热热闹闹开席。21位志愿者与社区工作人员、老党员下厨烹饪了50余道佳肴,让应邀而来的空巢、独居老人,以及留守儿童等居民来“尝百家宴,品邻里情”,感受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能为好活动出点力,很有成就感”

这次荷塘社区百家宴的场地定在社区多功能会议室,大门贴上了新写就的春联,祝福满满。长长的会议桌铺着喜庆的红桌布,大红背景板上题有“尝百家宴,品邻里情”等文字,窗户上还贴着“福”字。

10时出头,已有几位想早点感受团聚氛围的老人提前到了,大家开心地聊着。他们中有空巢老人,也有退伍老兵,纷纷夸赞社区,“社区有心哦,平常对我们嘘寒问暖,大事小事都来关心,逢年过节更是如此”。

说话间,志愿者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今年50余岁的雍金水是社区志愿者,一直热心公益事业,从第一届荷塘社区百家宴开始就积极参与,义务烹饪提供菜肴,今年她精心烹饪了蒸渣肉和炒三鲜。记者来到她家厨房看到,雍金水正在忙着将肉片在锅里滑炒,旁边的灶上热气腾腾,一大锅渣肉已冒出香味。

为什么能这么多年坚持公益?雍金水说:“我们家其实也一直有困难,如果不是社区和其他好心的邻里帮助,我们也没办法撑下去,我特别能体会到远亲不如近邻,社区是一个大家庭的说法”。

有的志愿者年纪大了,继续做菜有些力不从心,于是就有其他居民“接棒”加入到百家宴的志愿者队伍。今年70岁的王美侠、张长文夫妇老家在皖北,是退休教师,孩子到芜湖工作安家落户后,他们也跟随过来在荷塘社区定居,已有数年。听说社区百家宴的故事后,他们早就想参与,“非常暖心,有人情味,我们前几年带孙子实在忙,现在空余时间多了,就主动加入其中,能为这样的好活动出点力很有成就感”。

王美侠切着青蒜说:“我做个青蒜炒蛋,冬天吃点蒜杀杀菌,我还做了一个鱼头豆腐汤,已炖了有一会儿,快好了。”她揭开手边灶上的一个大炖锅,香味就飘了出来。

当日百家宴有21个志愿者帮着做菜,每个人至少提供两道菜,荷塘社区工作人员也做了红烧鳜鱼等硬菜,“鳜鱼没什么刺,适合老人孩子”。据介绍,多年来,已有逾百位居民志愿者,参与到百家宴菜肴义务烹饪中来。

“感受年味,我们是一家人”

将近11时,志愿者们端着菜品走出家门,会聚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大家互相看着各自手中的菜肴,喜上心头,笑逐颜开,介绍着自己做了什么菜,今年的菜有哪些创新。可以说,每年荷塘社区百家宴也是志愿者拿手菜大比拼的日子,大家纷纷花心思、下功夫,就想让自己的菜得到老老小小的认可。

受邀而来的老人、孩子在社区工作人员的陪伴下,正式走进百家宴团圆饭现场。大圆小圆是兄弟俩,父亲数年前过世后,母亲也去了外地生活工作,兄弟两人与祖父母相依为命,在社区的关怀下,无论生活上还是学习上的困难都得到了帮助。“真的要感谢你们,按道理应该是我们春节请你们吃饭哦!”陪着孙子一起来的爷爷走到社区党委书记张婷面前说。说话间,他又招呼两个孙子,“来,给张阿姨拜个早年,祝她健健康康,万事顺利”。虽然只是简单的祝福,但是张婷知道,这是居民对她和同事们,以及众多志愿者的认可。

老人又带着孙子走到社区老党员、关工委执行主任俞勇娣面前拜年。今年86岁的俞勇娣在荷塘社区志愿奉献多年,即使家搬到其他地方,依旧会乘公交车赶到荷塘社区义务服务,“我对这里的社区、这里的居民太有感情了”。

百家宴还邀请了全国劳模刘卫娣来为大家送祝福。宴会开始后,大家举杯共祝,“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美味,还有特别温暖善良的中国人的年味,此时我们就是一家人。”一位空巢老人感动地说。

百家宴结束后,一张张笑脸的“全家福”被镜头定格,留下了永久的美好记忆。

荷塘社区党委书记张婷告诉记者:“好的做法就应该成为好的传统延续下来,今年是第九届社区百家宴,我们还要继续把百家宴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