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来二手名牌包,发现“新旧不符”怎么办?
日期:01-23
本报讯 芜湖的李女士在某二手平台花费了3万多元购买了一个号称全新的二手奢侈品包,收到后发现包包最多只有九成新,而且卖家还隐瞒了包包的一些磨损瑕疵,这时该怎么办?1月22日,记者从繁昌区法院获悉了这样一起案件。
2024年9月,李女士在某二手网络交易平台看到陈女士挂出的一款奢侈品包包。在陈女士的物品信息浏览页面上,包包的图片以及描述都让李女士很心动,同时卖家陈女士在其交易快照中对商品成色进行了突出宣传,强调包包是全新的,因为最近手头紧才不得不想着卖出回血,李女士认为很划算。于是,李女士通过平台与对方取得联系。在与对方交流中,李女士再次询问陈女士关于包包新旧等问题,对方均是给予肯定答复,并且将包包其他方面的细节图都发给了李女士,并表示非真假问题不退不换。李女士确认,线上下单支付了3万多元。
但李女士在收到货后,发现包包的成色并非陈女士所承诺的全新,包包肩带部分有很明显的折痕,且底部还有轻微磨损,马上在平台上找陈女士要求退货,但对方坚称包包是全新的,自己并不是商家,出售的是私人二手物品,售出不退不换。李女士沟通无果,将卖家陈女士诉至繁昌区法院,要求对方全额退款。
繁昌区法院经审理认为,李某从陈某处购买涉案包包,双方之间形成了合法有效的买卖合同关系,陈某理应向李某提供符合合同要求的产品。但陈某向李某交付的包包与双方约定的“全新”等成色要求不符,构成违约,李某也提供多份商品实物照片证明涉案商品存在瑕疵,其要求退货退款具有事实和法律依据,法院对李某的诉求予以支持,故依法判决陈某退还全部货款。本案宣判后,原被告均未上诉,案件已生效。
本案承办法官提醒,消费者购买二手商品一定要谨慎,在交易前应全面了解商品的状态,向卖家索要商品细节等照片,最好还应索取原始票据。另外,要注意保管好聊天记录、交易凭证等信息。
记者 顾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