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因方便快捷,成为很多市民出行的交通工具,但是为了图方便随意飞线充电、乱停乱放就不好了。为消除安全隐患,镜湖区颐景湾畔小区业委会和物业等,计划新建充电棚,不过因位置问题,导致部分业主不同意。记者调查走访后,小区业委会重新征求业主意见,获得多数业主同意,最终充电棚顺利建设完成。
新闻回顾
2024年8月底,镜湖区颐景湾畔小区业主张女士向本报反映说,物业未经许可,擅自修改非机动车充电棚建设的原先位置,影响到她家的正常生活。
记者调查走访中获悉,镜湖区颐景湾畔小区首次交付时间为2016年8月,至今已有8年多,小区共计57栋,业主近3000户,其中部分楼栋无地库,业主不能就近进行非机动车充电,出现了一些飞线充电、乱停乱放的现象。2022年11月1日,小区业委会成立后,有业主建议,在小区路面建设非机动车棚及安装充电桩。
为顺利推进非机动车充电棚建设,自2023年5月17日,社区、物业、业委会与业主进行协商,举行专项会议并邀请消防部门参会。会后,同意建设非机动车充电棚。2024年6月,充电棚安装到30号楼附近处,有业主进行阻止,业委会接受建议,愿意将20充的充电桩减少为10充,减少占车位面积和雨棚长度。2024年8月,物业施工中,该业主再次反对,认为充电棚建设位置仍然有问题。
记者调查中发现,该充电棚建设项目未经业主大会表决通过,程序上存在瑕疵。有关法律人士也认为,该项目本意良好,但业委会及物业应采用合法合规的程序以获得反对业主的认可。
此后,小区业委会、物业以及所属社区继续积极与业主沟通,说明充电棚建设的必要性。同时,业委会发布征询表,重新征询业主意见,最终获得超半数以上业主同意,张女士也未再反对。2024年11月7日,三处非机动车充电棚全部建设完毕。
新闻追踪
已投入运行2个月的非机动车充电棚,效果如何?近日,记者再次来到颐景湾畔小区看到,三处充电棚几乎停满了电动自行车,有的正在充电。地面干净,整体环境比较整洁(如图)。业主肖先生正在给电动自行车充电,他说,他以前不同意建充电棚,觉得影响了小区的整体美观,“协调会上,我才明白自己之前的想法有点不妥。说实话,有了车棚,充电方便多了,价格也合理。以后,不用再从楼上拉线充电了”。
记者看到,充电棚处还安装了摄像头和灭火器,张贴了充电操作指南,上面有明确的充电价格表。小区物业谷经理表示,充电棚建好后,每天停放、充电的电动自行车比较多,有效解决了上百户业主的实际需求。目前,物业按照业委会的要求,每天还安排工作人员多次巡查,保障整洁。
记者在该小区多楼栋走访看到,楼道入口处没有停放电动自行车,也没有看到飞线充电的情况。“以前确实有飞线充电,现在有了充电棚,加上巡查,基本没有业主再投诉飞线充电的情况了。”谷经理说,通过建设充电棚,作为一名物业经理的他感受到,在服务业主过程中一定要多听多看,多站在业主的角度去考虑事情,矛盾自然就化解了。
记者 汪鑫 文/摄
记者手记
小区非机动车充电棚的建设看起来简单,实则不易。首先要解决谁出钱投资建设的问题,还要考虑到充电棚位置选择问题,尤其是位置选择不妥,就会让一些业主不同意。欣喜的是,颐景湾畔小区业委会、物业以及所属社区积极与业主沟通协调,充电棚建设项目获得业主大会表决通过,事情有了圆满的结果。
民生无小事,充电棚虽小,却关乎业主的日常生活。相信芜湖众多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都能合法合规地积极沟通解决业主关心的“急难愁盼”,为业主提供一个既便捷又安全的停车充电环境,助力打造邻里暖心、生活舒心、居住安心的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