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大江晚报

次均住院费用下降 医保基金稳健运行

日期:01-01
字号:
版面:第A04版:关注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 2024年12月31日,市医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详细解读我市自10月1日起、在全省率先实施的门诊慢特病(以下简称门慢)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分值付费改革内容。

近年来,作为国家、省相关试点城市,我市已全面建成病种分值付费为主体,传染病按人次定额付费、日间手术按病种定额付费,精神病、康复医疗按床日付费,基层医疗机构日间病床按病种付费,基层病种、中医优势病种同病同保障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体系,实现了次均住院费用稳步下降,医保基金稳健运行。

随着门慢病种的增加,相关医疗费用及基金支出也明显上升。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全市共有54.64万人享受门慢待遇,相较2021年增长54.21%。2020年至2023年,全市门慢总费用从11.66亿元增至16.76亿元,基金支付从7.07亿元增至12.90亿元,其支出增长速度已远超收入增长速度。

为有效控制门慢总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提高医保基金支付效能,芜湖于2024年10月进行改革。

改革总体是两大方向,一是总额控制。结合医疗机构水平及功能定位,将其划分为两类,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级/未定级的定点机构为一类,二级及以上定点机构为二类。以保障参保人基本医疗需求为前提,在近三年门慢医保基金支出总额基础上,结合收支、人群变动、政策调整、发展刚需等因素,对两类机构分别确定预算总额,并向基层倾斜,引导常见病、多发病基层就诊。从最近三个月的结算数据来看,门慢分值付费总体拨付率与预期相符。

二是分类付费,落实价值医疗。一类机构的门慢治疗以病情监测、用药指导为主,医师投入较多,因此采取医师服务能力分值付费法,引入医师职称系数,级别越高者付费标准越高。二类机构医疗水平相对较高,成本开支较大,采取项目分值付费法,对检查费用、集采和非集采药品及耗材费用等,由低到高设置修正系数。

在这些基础上,芜湖综合施策,因病制宜,落实门慢多元支付,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组织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的门慢患者,仍然执行年度人均医保定额包干,保障签约患者可继续享受费用减免政策。同时严格监管,对通过欺诈、伪造等非法手段骗取分值的医师,每发生一例,暂停其登记备案3个月。

记者 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