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2月30日,记者从芜湖市医疗保障局获悉,近年来我市不断优化门诊慢特病管理,持续扩大门诊慢特病覆盖范围,尤其将部分患病人数少、医疗费用高的罕见病纳入保障范围,大大减轻了相关患者的高额医疗费用负担,凸显基本医保的公平普惠效能。
据介绍,2021年5月,全省统一63种门诊慢特病,其中9种为罕见病;2022年12月,新增7种门诊慢特病,均为罕见病;2023年7月,新增4种门诊慢特病,其中2种为罕见病。
2024年10月1日,进一步新增9种门诊慢特病,也均为罕见病,包括戈谢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结节性硬化症、发作性睡病、低磷性佝偻病、短肠综合征、大动脉炎、进行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至此,83种门诊慢特病共覆盖罕见病27种。
据统计,截至2024年年底,全市共有罕见病门诊慢特病患者961人。2024年1到10月,罕见病门诊慢特病患者共产生医疗总费用1612.41万元,门诊慢特病待遇享受2439人次,医保基金支付1342.84万元。
记者 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