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已成制度性安排
日期:12-26
本报讯 12月25日,芜湖市审计局举行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17年起,我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成为常态化的制度性安排,全市各级审计机关全面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
2021年至2023年,全市各级审计机关共组织实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项目31个。2021年至2023年,市审计局分别开展了长江流域禁捕和退捕渔民安置情况审计、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情况专项审计以及南陵县开发区及工业园区批而未供土地、闲置建设用地、工业低效土地全域治理情况专项审计,重点关注长江流域禁捕和退捕渔民安置、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以及工业土地供应、使用、管理、盘活等方面情况。
近3年来,芜湖市审计机关对12名县处级、38名乡科级领导干部开展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通过被审计单位及时整改、审计机关跟踪调度、市政府定期调度等方式,促进审计发现问题全部整改到位,推动相关县市区出台关于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湿地公园管理、“亩均论英雄”改革以及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计提和使用等方面制度22项,有效整合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及时清收欠缴土地出让金、水土保持补偿费和采矿权出让收益等资金。
此外,芜湖坚持制度先行,出台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指标评价体系、实施意见等3项制度,进一步细化审计重点事项、资料清单、涉及部门等内容,通过运用指标评价体系对领导干部履职情况进行测评打分,推动全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统一规范。创新应用地理信息测绘技术和手段,采取组建数据分析团队和聘请第三方技术团队相结合的方式,精准快速发现违规占用耕地、林地和生态环境方面问题,以此背景撰写的《地理信息和大数据技术辅助基本农田审计》被省审计厅评为优秀案例。
据介绍,芜湖市高度重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工作,市审计局根据审计委员会的审议决定,结合各县区主体功能区定位、自然资源资产禀赋特点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点以及领导干部的岗位职责特点,采取独立实施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统筹实施相结合的方式,推进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工作。
芜湖审计机关将加大引进和培养具有资源环境背景的审计人才,在审计系统内培养会实际运用“3S”技术的审计技术人才,加强与资源环境主管部门的合作及邀请专家参与,进一步提高审计人员专业能力水平。
记者 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