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大江晚报

芜湖已建成14个省级及以上自然保护地

日期:12-26
字号:
版面:第A03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 12月25日,芜湖市生态环境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近年来强化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努力推进自然保护地高质量发展情况。目前,我市已建成省级及以上自然保护地14个,其中省级及以上自然保护区3个,省级以上森林公园4个,省级湿地公园3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地质公园2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个,全市生态环境状况保持良好,生态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

据介绍,2023年起,芜湖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强对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管理的重视,建立市级湿地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此外,我市还在全省率先建立了自然保护地信息共享机制、自然保护地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强化组织协调和日常监管。截至目前,累计召开联席会议14次。

芜湖市还充分运用生态环境部等遥感成果,核查分析自然保护地图斑变化,对出现的问题和风险隐患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严格按照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统筹推进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于本年度起开展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融合监管工作,并通过“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管系统”进行双月遥感监测线索核查调度。充分利用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无人机航测等先进技术手段,建立“人防+技防”综合监管体系,着力提高自然保护地基础保障能力。奎湖、东草湖湿地公园全面建设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实现24小时监控全覆盖。

我市还结合中央和省生态环保督察、生态环境部线索推送、信访举报、林业部门及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移交案件线索等,逐年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专项行动,全面排查我市自然保护地内违法违规问题,坚决惩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对重点点位问题及时进行“回头看”。截至目前,涉及我市问题点位整改完成率达88.5%,其余问题也已制定整改计划,正在稳步推进中。

值得关注的还有,2023年芜湖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加强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工作实施方案》。方案规定,对自然保护地内环境违法问题,及时调查取证、立案处罚。对情节严重或案情复杂的,移交市执法支队进行专案办理;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记者 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