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芜湖三山经开区境内的铜山寺中有一株千年银杏,树龄已有1300多年,其树干高耸,呈子母树状,高约二十三米,树径近三米,需四五个成年人才能合围。这棵古银杏作为国家一级保护珍稀植物,是珍稀的生态瑰宝,每逢春秋季,满树的碧绿或金黄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然而,此前古树却面临着诸多生存挑战。12月17日,芜湖三山经开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再次来到铜山寺回访发现,古树已被妥善保护,叶落时节也焕发着生机与活力(如图)。
公益诉讼守护古银杏要从2023年12月说起。当时芜湖三山经开区检察院在履职中发现铜山寺古树存在保护隐患。2024年1月29日,检察院迅速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并立即组织办案人员展开深入调查。承办人员多次前往铜山寺实地勘查,通过查阅史料、走访当地群众和村干部、咨询林业专家等方式,全面掌握了古树的生长环境、生长状况及管护情况。调查发现,该古树遭受病虫害严重侵袭,中上部树冠的银杏超小卷蛾致使死亡新梢和枯叶超过50%;风沙侵袭导致树枝断落,树冠冠幅面积大幅缩减;保护范围过小,保护标牌位置不醒目,游客攀树折枝等行为时有发生,树枝上挂满祈福挂件;附近寺庙香火点距离古树不足百米,消防安全隐患突出。
2024年1月31日,依据《安徽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相关规定,三山经开区检察院向古树保护相关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要求其履行监管、保护职责,整治危害古树生长的行为,明确养护责任单位,落实日常养护措施。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部门反馈古树养护单位不明确,请求检察机关协调相关单位共同整改。三山经开区检察院随即启动“林长+检察长”工作机制,组织三山经开区消防救援大队、峨桥镇人民政府等召开圆桌会议,明确各方监管责任,共同商讨整改方案。
在检察机关的积极推动下,整改工作迅速展开。三山经开区自规分局邀请古树保护专家制定病虫害防治方案,有效根治了白蚁及银杏超小卷蛾等病虫害,同时修剪断枝,并在古银杏树东侧风口种植高大乔木,形成阻风带。峨桥镇政府清理了树枝上的丝带,扩大保护围栏基础,制作并安装了完善的保护牌,减少人为活动对古树的损害。三山经开区消防大队实地勘查后,督促寺庙将香炉移至安全距离,并指导峨桥镇政府设置消防设施和消防安全标志。整改过程中,公益诉讼检察官定期实地查访,确保整改工作落实到位。
2024年3月29日,检察机关联合相关部门进行古树保护整改工作实地验收,发现病虫害已得到有效控制,树枝上的丝带清理干净,铁围栏和保护牌安装完毕,阻风带面积达500平方米,古树养护责任明确,整改措施全面落实。古树保护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时隔几个月,12月17日,公益诉讼检察官再次回访发现古银杏继续受到妥善保护。经现场细致调查后,检察官对古树避雷针的设置提出了建议,让古树保护不留死角。
古树名木是自然与历史文化的珍贵遗产,承载着重要的历史、文化、生态、科研和经济价值。未来,芜湖三山经济开发区人民检察院将继续强化公益诉讼工作,守护辖区的绿水青山和历史文化瑰宝,为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贡献了检察力量。
记者 顾娅
(图片由三山经开区检察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