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与会获悉,《芜湖市爱国卫生条例》自8月颁布以来,各县市区、有关部门已按要求行动起来。截至目前,已全面开展社区、村庄、庭院等大清洁活动,聚焦市容环境卫生和生活垃圾分类,建设投放垃圾分类集中点3560余个,建成运行大件垃圾处理中心8座、绿色分拣中心2座,基本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芜湖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公厕改建120座,创新应用“外盖外扣+内盖内嵌”改厕模式,获国家实用型发明专利。推进园林、立体绿化建设,新增绿地面积108.07万平方米,提升绿地面积15.73万平方米,完成绿道17.96公里、立体绿化项目点位25处、面积1.5万平方米。
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整治,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47.7%,位列全省前列。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升级优化肉类蔬菜追溯管理平台,全面保障舌尖安全。
安徽省首家市级健康教育馆在芜落成,内设公众健康教育区、培训教学区、健康咨询区、医学科技普及展示区等多个功能区,通过沉浸式、探究式、场景式的互动体验,向全民进行健康知识普及、技能实操培训等。
建成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病媒生物防制体系,加强行业管理,重点单位和场所外环境科学设置灭鼠毒饵站和灭蝇笼,清理卫生死角,集中消杀1310次,有效降低病媒生物密度,提升我市宜居水平。
记者 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