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大江晚报

公益诉讼“回头看” 盯紧“抓娃娃”安全隐患

日期:12-18
字号:
版面:第A06版:法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 近几年,从商场到电玩城,从电影院到游乐场,“娃娃机”火了,从孩子到大人都热衷“抓娃娃”。但“娃娃机”里内置的玩偶产品等是否合格?能放心让孩子玩吗?记者从芜湖市湾沚区检察院获悉,今年8月开始,该院公益诉讼部门开展“娃娃机”内置产品质量安全专项监督行动。

办案检察官深入辖区大型商超进行调查。经过摸排发现了不少问题,如部分“娃娃机”内置玩偶产品存在无合格证,未标注生产厂名、厂址、安全警示标识等信息;塑胶玩具、金属玩具无3C认证标志以及内置预包装食品未能提供相关备案信息;“娃娃机”未张贴“游戏游艺设备电子标识”;部分经营主体未规范公示营业执照,未在显著位置标明经营者的真实名称、有效联系方式,未按规定履行备案手续等。以上问题已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游戏游艺设备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侵犯了消费者合法权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针对调查发现的“娃娃机”侵害消费者权益问题,湾沚区检察院依法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为厘清监管职责范围,尽快落实整改工作,湾沚区检察院牵头相关部门,召开“娃娃机”产品质量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职责行政公益诉讼听证会。听证会上,多方就各自职责范围、治理活动中涉及的痛点难点及加强协作配合等进行协商。听证会后,相关行政机关立即结合检察建议对涉案场所进行了现场核查,督促经营者积极改正。经相关行政机关回复,共摸排13家“娃娃机”经营商户,涉211台“娃娃机”,目前,存在相关安全隐患的娃娃机已集中整治完毕。

2024年12月,湾沚区检察院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和“益心为公”志愿者,联合相关行政机关参与公益诉讼“回头看”,通过走访辖区大型商超发现,此前存在的无备案经营、“三无”玩具产品等问题已得到有效整改,经营者的主体责任意识普遍提高。

记者 顾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