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大江晚报

雪中送炭提供贷款?市民轻信被骗2万余元

日期:12-06
字号:
版面:第A07版:法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 最近市民要小心各类“金融机构”热情的“贷款”提醒。12月5日,记者从芜湖市公安局反电诈中心了解到,日前一位居民在收到此类提醒短信后,按照对方诱导操作,被骗2万余元。

日前,市民李先生接收到一条广告短信,短信中谎称李先生在“平安普惠”有贷款额度,并附带网站链接。最近恰好有贷款需要的李先生上网查阅得知,“平安普惠”是一家正规机构,可以为小微企业、个体户提供贷款服务。于是,李先生点击该短信中的链接下载了贷款软件,注册了账户,随后就联系客服申请5万元贷款。

让李先生没想到的是,在办理贷款的过程中,软件弹出提醒,称李先生的收款银行卡号填写错误,导致贷款被冻结,无法正常到账。客服要求李先生通过链接下载另一个社交软件,联系专人缴纳解冻费,李先生配合向对方提供的银行卡转账缴费,对方却要求李先生继续转账,进行二次解冻。李先生这才警醒起来,一分钱贷款还没有到手,自己已支付了不菲的所谓解冻费,他意识到自己落入电诈陷阱,遂报警。

记者采访中注意到,不少市民都收到过一次或多次不同“银行”或“贷款平台”发来的此类短信,如:“【建某银行】您好,我行预授给您298000元,综合贷款将于12月5日到期,五年内随借随还。”“【农某银行】您好,我行预授给您328000元,综合贷款将于11月30日到期,五年内随借随还。”据了解,市民收到这些短信均要谨慎。

对此,警方分析,这是近来骗子在多地实施的一种电诈套路,骗子往往会通过手机短信、网络社交平台等发布“贷款”广告。如果有人感兴趣,骗子就会以“快速放款”“无需抵押”“不调查征信”等,引诱对方下载相关假冒贷款软件等进一步操作。然后,骗子会以审核、解冻等种种由头诱骗受害人支付“解冻费”“手续费”等。为了让受害人继续掏钱,骗子还会提供虚假贷款发放信息截图,继续以操作延时、信息审核修订等继续骗取受害人费用。当受害人的确没钱可支付被“榨干”后,骗子就会消失不见,受害人再也联系不上。

对此,警方提醒,申请贷款应该到官方渠道,如果是需要先掏钱给对方的贷款业务,千万不要轻信和办理。

记者 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