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挖荸荠 本报讯 寒潮来了,水果没那么好卖了,但被称为“地下雪梨”的荸荠却开始走俏起来。11月26日下午,记者在无为市鹤毛镇岳山村看到,趁着天气晴好,不少农户下田开始了荸荠采收,冬日的农田中一派繁忙的景象。
身穿防水服,手戴橡胶手套,岳山村村民张大明、高小五夫妇正在自家荸荠田里弯腰劳作着。他们分工明确:张大明手持加压水枪,负责将泥冲散,埋藏在泥下二三十厘米深的荸荠便会随着水的浮力冒出头来,高小五则紧跟在张大明身后,将一个个裹着泥的“土疙瘩”捡拾到编织袋内。拾起一个“土疙瘩”在清水里冲洗后,皮色紫黑形似马蹄的荸荠便露出了真身,掰开荸荠,里面肉质白嫩、尝起来味甜多汁。
挖荸荠是个脏活、累活,说是挖荸荠,实际上就是在泥地里抠荸荠。为确保出土的荸荠“毫发无损”,张大明往年不敢借助任何工具,完全是用手一个个从泥里抠出来,一天下来也就能收个一分地的量。今年借助水枪进行半机械化作业,效率有所提升,一天也仅仅能收上二分地的荸荠。“今年初夏种植了近10亩地的荸荠,如果不请工人的话,满打满算也需要收到来年开春的时候才能全部收完,一旦开春天气回暖后,荸荠的品相、甜度都不及冬天了,也卖不上价。”
据了解,当地一斤荸荠的地头收购价在一元左右,一亩田全部挖完,大概能收到五千多斤,也就是5000多元钱的收益。张大明说,他的三个孩子都在上大学,一个冬季荸荠田的收益,足够三个孩子第二年的大学学费了。也许这就是他耐着寒冷,全家总动员的动力所在。
记者 李林克 文 许诚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