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身边,小病小恙不用愁。2016年开始,芜湖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目前江城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已开展,包括72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08个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芜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提升,正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温暖着每一位居民的心。
“家门口”就能查骨龄
“宝宝看这边,好的,真乖……”11月22日上午,三山经开区保定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楼的身高管理门诊里,金振美医生卷起婴儿的袜子,一手轻捏住小脚,一手拿仪器测量孩子的骨密度,电脑的横纵坐标轴里随之显示出一条抛物线。
门诊房间的另一边,还放着一台骨龄测量摄片机,可预测身高并进行干预诊疗。“以前说起社区医院的儿童保健,感觉就打打预防针,现在大家可不这么想了,知道这里的服务内容又全面又实用。”金振美告诉记者,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建档并跟踪管理的婴幼儿和儿童近200人。
在这里,孩子可以享受到细致的体格检查,测量身高体重、判断身高所处百分位、记录生长速率、测算遗传身高。除了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电解质分析等常规检查外,甚至还能进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和染色体检查。
“我们签约家庭医生两年,对宝宝成长很有好处。”保定街道的居民林女士说,她四岁的孩子瑶瑶身高偏矮,骨龄大了0.6岁,每隔三个月都会来随诊。“上次检查缺铁,医生指导我们多吃红肉,像牛肉、瘦猪肉这些,还拿了一小块模型肉给我看份量。今天再查就达标了,身高也长了4.5公分。每次来这听医生分析,心里都很踏实。”
数据统计,2024年截至目前,保定街道家庭医生总签约23060人,签约率58.69%;重点人群总签约数10431人,签约率达88.47%。
“流动送医”方便老人
11月20日上午8点不到,镜湖区棠梅园B区陆续来了不少老人,都是来找张致原医生量血压、问吃药的,镜湖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流动工作站“开张”了。
“血压没达标,不能自行减药”“天冷了,血压可能还会往上走,下午在家再测一遍,结果记下来”……张医生告诉记者,工作站的服务对象主要是老年人,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人群,服务内容包括免费测量血压、血糖、体温、血氧饱和度以及解读体检报告等,并记入健康档案,给予针对性的饮食、用药、作息、运动指导,如有必要,还会联系上级医院转诊。
流动工作站开放一上午,登记簿记了满满几页纸。提起他们的服务,65岁的谢女士竖起了大拇指,“站点就在小区里,很方便,对我们很负责任。现在手机上健康内容多,问专业医生,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
张医生说,其他站点还包括棠梅A区等,工作站场所由社区居委会提供,真正打通了签约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方便了行动不便或无人陪同的老人外出就医,下楼遛个弯就能体检,而且无需扎堆,体验更好”。家庭医生团队也能及时更新档案,发现可能的病情变化和并发症风险,早介入早治疗。
据悉,2024年截至目前,镜湖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分部签约家庭医生34657人,签约率56.38%。
全人群和重点人群签约率双上升
家庭医生签约对一老一小的惠利,是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的缩影。记者从市卫健委基层卫生科获悉,根据要求,2024年我市8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50%以上的村卫生室需达到国家服务能力标准,30%左右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社区医院标准。
强化基层临床建设,打造“一院一特色”,今年已遴选了12个基层特色科室,包括繁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眼科、弋江镇卫生院口腔科、镜湖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宁疗护、保定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等。
增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供给,推进有效签约、规范履约,提升覆盖面和服务质量。今年截至三季度,全市全人群签约覆盖率达到54.45%,较上年提升2.41个百分点,重点人群签约率达到79.9%,比上年提升2.92个百分点。
深化“一老一小”健康管理服务,为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提供老年人听力筛查、健康指导、心理关爱、健康状况评估。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49.23%,高血压、Ⅱ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达到83.46%、83.83%。
同时,提升基层儿科服务能力,推进门诊延时和周末疫苗接种等,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均能够开展儿科门诊服务。
记者 程茜 文 许诚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