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大江晚报

点赞一个视频 被骗17余万元

日期:11-22
字号:
版面:第A07版:法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 利用股民渴望盈利甚至暴富的心理,冒充证券从业人员实施诈骗是近年来电信诈骗的常见套路。骗子得手一次往往意味着受害人损失惨重。11月19日,记者从芜湖市公安局反电诈中心获悉,居民宋先生在点赞一条炒股赚钱的视频后,无意中给骗子发去了“信号”,最终损失17余万元。

据介绍,宋先生是老股民,平常喜欢刷一些炒股赚钱的视频,日前他在某社交平台上刷到一个感觉不错的此类视频后,对其点赞。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的点赞就如同一个信号,让骗子判断出遇到一个可能会得手的目标,遂向宋先生发去私信。

骗子冒充某证券公司的业务员,还附上工作证照片,“我们经常找一些素养比较高的人士配合我们公司相关经营策略,帮助我们掩护主力资金进场,我们关注到你热心证券事业,许多点评都非常到位,想邀请你加入,在配合我们的同时,你也能获得盈利的机会”。

看着对方一套说辞,再仔细看看对方工作证,宋先生感觉比较可信,“他没有说我跟着他们一定能挣钱,而且我也听说过一些证券公司会有这样的操作,便决定试试”。 于是,宋先生便按对方引导下载了仿冒某证券公司的一款软件,参与股票投资。宋先生在软件上注册了账户,随后就有客服指导宋先生向指定的银行卡转账,谎称用来进行投资。宋先生试着充值了部分资金,根据对方的引导在软件上买卖股票,成功盈利并提现。就此,宋先生越来越信任对方,逐渐加大投入,向多个指定账户转账汇款,最终却发现无法提现,遂报警,共计被骗17余万元。

警方分析,事实上如果宋先生当时留个心,与某证券公司联系一下就会发现与他联系的所谓业务员可能不存在,即使有姓名、照片一样的业务员,也往往是骗子为了稳住受害人而伪造。骗子就喜欢通过以证券分析师、导师等专业人士的身份来诱骗受害人,让受害人上钩。

警方还提醒,遇到“导师”“大神”所说的“内幕消息”,要去搜索查阅一下真伪,冷静判断;还有对方诱导你下载的App,也要去核查一下是不是正规,那些通过网址链接或扫描二维码下载的App基本是骗子假设的“陷阱”。骗子提供的转账渠道往往仔细核查也会发现漏洞百出。所以,投资理财要通过应用市场下载正规软件,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陌生链接。居民需牢记,投资理财需谨慎,陌生人推荐的理财产品往往是“坑”,“内幕消息”“高额回报”“稳赚不赔”的炒股、炒期货等网络投资都是诈骗。请及时下载“国家反诈”App,遇到96110打来的电话及时接听。 记者 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