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在全省率先实施门诊慢特病分值付费改革
日期:11-18
本报讯 11月15日,记者从芜湖市医疗保障局获悉,芜湖已在全省率先实施门诊慢特病分值付费改革。
针对不同层级的定点医疗机构,分别采取医师服务能力分值付费法和项目分值付费法。具体计算中,引入了相关系数,包括医师专业技术职称系数、定点医疗机构等级系数、费用项目修正系数等,引导机构主动控费,合理施治。
同时,门诊慢特病病种持续扩面,在全省统一的74种病种的基础上,新增了9个门诊慢特病,综合考虑了病种性质、治疗费用,并结合基金收支情况及临床专家意见。新增病种包括5个普通慢性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发作性睡病、低磷性佝偻病、短肠综合征;4个特殊慢性病:戈谢病、结节性硬化症、大动脉炎、进行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
今年以来,我市出台了一系列优化门慢的政策,除病种扩面、支付创新外,还完善了准入认定和日常管理,切实降低参保居民就医用药负担。据统计,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全市职工和居民医保门诊慢特病医疗总费用14.11亿元,基金支付9.57亿元,门慢待遇享受270.18万人次。 记者 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