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大江晚报

就差一步! 骗子即将“吃”到的两万元被拦下

日期:11-12
字号:
版面:第A07版:法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 记者从芜湖市公安局反电诈中心获悉,日前繁昌公安分局及时劝阻了一位居民,避免了他继续遭受不法分子诈骗,从骗子的圈套里为其挽回了2万元。

处理此次警情的朱警官告诉记者,当时他们正好因工作路过繁昌经济开发区,在路上他们看到,一男子慌慌张张往纸箱里装现金,引起了他们的注意。朱警官一行便放慢车速观察到,该男子装好钱后要将纸箱交给一辆网约车带走,其本人却拒绝上车。发现可疑后,民警立即赶过去与该男子进行了沟通并查实,该男子正在遭遇刷单返利诈骗,而且当时他还以为自己能挣钱。

该男子称,他在收到做任务能挣钱的链接后,便下载了相关刷单软件。按照软件客服要求,该男子相信了完成充值刷单任务,就能领取红包返利,还会将充值的本金全额返还。刚开始,他的确挣到几元、十几元钱。没想到投入加大后,刷单软件“客服”声称,该男子操作失误,将要冻结其账户,其本金也不予返还,需缴纳大额现金才能解冻,要求该男子去银行取现,并通过网约车将现金送到指定地点。此时,该男子依然没有意识到被骗,还想着按对方说的去做,以便尽快把钱挣到手。

好在经过警方劝阻解释后,该男子及时醒悟,保住了手里的2万元钱。据了解,事实上近来通过网约车运送现金已经成为诈骗团伙规避警方追查的洗钱新手段,全国多地都发生了利用出租车、网约车平台(如滴滴、货拉拉等)进行“诈骗赃款转移”的新型案件。

警方对此电诈套路进行了分析,诈骗分子采取“线上诈骗+线下取现+网约车投送”的复合手段,以各种借口诱骗受害人提取现金或购置高价值且易流通的物品(如黄金、烟酒等),借助网约车“快送”“闪送”方式,以及邮寄、跑腿、货拉拉等服务将物品转移至指定地点,并安排特定人员与司机进行交接,通过不见面、不现身的方式将物品取走,从而实现赃款的隐秘转移。

芜湖市公安局反电诈中心在此郑重提醒广大网约车、出租车、货拉拉司机,在运营过程中如遇下列情形,请务必保持高度警觉,切勿沦为电信诈骗犯罪的“工具人”:下单者只运送包裹,不乘车;特殊包装包裹常用纸箱、文件袋封装,标有“重要文件、贵重物品”等标签;包裹上车后,下单者会拍摄车辆和司机照片,并索要身份信息;运送地点多为省内外市或周边省份,路程一般不超过200公里,车费固定且可能额外加价;接收人员常戴帽子、口罩等装饰以隐藏身份。

记者 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