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7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大江晚报

秋冬交替 老年人耐寒锻炼正当时

日期:11-09
字号:
版面:第A11版:朋友圈       上一篇    下一篇

秋冬交替,气温逐渐降低,此时正是老年人耐寒锻炼的好时节。通过耐寒锻炼,可以增强身体的适应能力,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和其他疾病。

科学健身要适度适量

秋冬交替时节进行健身锻炼应该避免运动量过大、活动过于剧烈,尤其是中老年人更要悠着点。相同的环境、相同的运动强度,中老年人的承受能力要低于年轻人,受伤、受损、心脑血管意外等发生的可能性要远远大于年轻人,所以体力消耗过大的运动项目不适合中老年人。进行耐寒锻炼,可选择登山、步行、太极拳、洗冷水浴、骑自行车等。

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热身

老年人户外健身前可以先在室内走动走动,活络一下关节、肌肉,觉着有明显暖意时,再外出锻炼。深秋初冬时,早晚室外气温较低,体表血管遇冷收缩,血流缓慢,肌肉的黏滞性增高,韧带的弹性和关节的灵活性降低,极易发生运动损伤。热身准备活动可采用慢跑、擦脸、浴鼻、拍打全身肌肉、活动胳臂和下蹲等。

需要注意的是,此时节人体的柔韧性和肌肉的伸展度下降,运动前热身要以舒展肢体为主,运动中不应突然加大运动量。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副主任医师扈新刚表示,秋冬季锻炼时,运动量宜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尤其是跑步,不宜骤然间剧烈长跑。老年人冬季健身更是应该以轻柔为主,如散步、快走等,如果老年人有长期坚持的运动习惯也可以一直坚持。

适合老年人的耐寒锻炼方法

登高

空气温度随海拔升高降低,每上升100米,气温大约递减0.65摄氏度,所以越往高处,气温越低。登高的过程,其实就是逐渐接触冷空气的过程。温度的频繁变化,能使人的体温调节机制不断处于紧张状态,从而提高人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年老有病者要量力而行,不可一味强调这种保健效果,登高时间要避开气温较低的早晨和傍晚,登高速度要缓慢,上下山时可通过增减衣服达到适应空气温度的目的。

晨晚锻炼

选择早晚到室外进行锻炼活动,是简单易行地接触冷空气的方法。随着氧气对身体的作用和冷空气的刺激,肺活量增加,改善肺泡通气,提高肺泡中氧气张力,从而使血液中的氧气增加。医疗气象学家研究发现,一个人如果每天在10摄氏度左右的环境下,活动两小时左右,一个月后即可取得满意的耐寒锻炼效果。

慢跑

慢跑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在经历“空气浴”。对于老年人来说,跑步能大大减少由于不运动引起的肌肉萎缩及肥胖症,减少心肺功能衰老现象,还能降低胆固醇,减少动脉硬化,有助于延年益寿。近来科学家还发现,坚持慢跑者得癌症的机会比较少。

洗冷水浴

室内冷水浴也是秋季接触寒冷的一种有效方法。要根据各自的身体状况,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水温开始选择高一点,渐渐可降至自来水的温度。先是冷水洗脸、局部擦身,最后方可全身冷水浴。

冷水浴锻炼必须循序渐进。洗浴部位由局部到全身,水温由高渐低,洗浴时间由短渐长。必须说明的是,冷水浴并非对每个人都适合。有些人的皮肤对冷水敏感,遇到冷水就会产生过敏症状,这类特异体质的人就不能进行冷水浴。此外,患有严重高血压、冠心病、风湿病、空洞性肺结核、坐骨神经痛以及高热病人都不可进行冷水浴。

轧学超 据《中国体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