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筹建名单公布 芜湖三家入选
日期:11-09
本报讯 未来产业是新质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先导力量。近日,安徽省发改委正式对外公布了首批10个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筹建名单。记者了解到,芜湖将参与筹建三大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入选数量位居全省第二。
“布局建设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是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重要抓手。”安徽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省发改委启动未来产业先导区筹建工作,按程序遴选形成首批10个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筹建名单,主要分布在量子科技、空天信息、通用智能、低碳能源、生命科学等领域,相关承载区已经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
据悉,我省公布的首批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筹建名单,芜湖就占了三家,分别是:芜湖低空经济省未来产业先导区、芜湖人形机器人与智能机器人省未来产业先导区、芜湖氢能省未来产业先导区。
其中,芜湖新芜经济开发区参与筹建芜湖低空经济省未来产业先导区。该产业先导区集聚了航空新材料、无人机、发动机、螺旋桨、通用航电、低空运营等企业近200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通航产业链。目前,芜湖已基本实现“不出园区即可生产一架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通航飞机”。
芜湖鸠江经济开发区参与筹建芜湖人形机器人与智能机器人省未来产业先导区。该产业先导区形成了集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系统集成、人工智能及特种装备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目前,芜湖机器人产业园区逐步发展到集聚上下游企业22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超过100家,机器人产业综合实力居全国第7位。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参与筹建芜湖氢能省未来产业先导区。该产业先导区的企业集聚度较高,已形成涵盖氢能源汽车、氢燃料电池系统、氢能源储运装备制造的产业体系。目前,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产业配套政策初步搭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
据悉,下一步,安徽省发改委将组织筹建单位,推动先导区在技术、体制机制、政策等方面先行先试,集聚资源力量,着力将其打造成为全省未来技术创新策源地、创新成果转化试验地、未来场景应用引领地、未来产业发展集聚地。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安徽省未来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方案提出,通过努力,争取到2027年,全省未来产业创新策源、转化孵化、应用牵引、生态营造的体制机制初步形成,未来产业规模力争突破2000亿元;到2030年,形成未来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部分领域实现全球引领,未来产业规模力争达到5000亿元。
记者 王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