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静谧的村庄刚从云雾缭绕的青山中苏醒,就有一辆辆大巴、私家车顺着宽阔的车道驶进村庄。村里伴仓民宿的老板娘赵文静一早就忙个不停,这边刚喊完农户赶紧送20只鸡、鸭来,那边门口就迎来了一波从上海、铜陵等地慕名而来的游客。
这天清晨的热闹,只是南陵县烟墩镇霭里村红火乡村旅游平常的一幕。
从深山村到网红村
霭里村,这座位于芜湖市最南端的小村落,有占地约万亩的小格里森林公园,是华东地区保持最好的原始次生林。全村森林覆盖率接近80%,素有“天然氧吧”“皖南香格里拉”之美誉。
尽管有好生态,但在十多年前苦于交通不便等因素,霭里村还是积贫积弱的一个偏僻山村,村集体经济一片空白。如何让“藏于深闺”中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霭里村党委书记严胜告诉记者,为了走出困境,村党委集思广益,带领两委干部,围绕“山水原乡·爱你霭里”主题,打造乡村休闲旅游品牌,以小格里森林公园为核心,先后打造了大木山、仓里、桥头、格里胡、状元村等5个和美乡村示范点,串点连线,整村推进。同时,大力挖掘田园风光、乡土民俗等优质旅游资源,倾力打造主客共享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如今的霭里村已经从“藏”于深山无人知,到如今远近闻名,吸引无数游客纷至沓来,2023年,霭里村接待游客达61万人次。霭里村,更是先后获评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十个国家级荣誉。
以文化铸魂显魅力
作为一个网红村,霭里依托的不仅是景美,“村长有约·到霭里过小年”“村长有约·到霭里庆丰收”等民俗文化活动更让霭里在全国出圈。
过小年,写春联、剪纸、捏泥人、民间演出以及传承千年的“送灶王”仪式;庆丰收,还原自汉代以来的“摸秋”“拜月”、唱“稻旺戏”以及亲戚间互赠米糕、米酒、鲜枣等乡村传统农事民俗……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活动,吸引众多游客纷至沓来。
“霭里,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落,我们重视文化的挖掘与传承,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烟墩镇副镇长陶瑞婷介绍,村里成立文化挖掘小队,充分挖掘民风民俗,挖掘整理村规民约、家谱家训,追忆母子井、诗仙桥、方圆亭等尘封的历史故事,传承“灶文化”“爱文化”;组建了民间艺术团,编排了采茶舞、打莲湘等乡土文艺节目。
以统一运营出效益
如何规范旅游发展,壮大乡村旅游产业?2020年,烟墩镇成立芜湖霭里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也是芜湖第一家乡镇级文旅公司。通过公司化运营,搭建以霭里景区为核心、辐射全镇的乡村旅游运营平台,霭里景区30余家农家乐、民宿统一运营“霭里人家”品牌,并对霭里农产品进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进一步提升霭里村旅游服务水平以及农特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同时,不断丰富旅游业态,通过“+民宿”“+研学”“+露营”等形式,引进投资运营主体6家,不断扩大乡村旅游产业规模。
“旅游旺季之外,公司积极通过拓展培训、团建、研学游等引流,拉动淡季人气。”芜湖霭里文旅公司副总经理冯胜介绍,2024年上半年,公司开展研学20余场2700余人次,承接各类培训、团建55余场3200余人次,营收140万元。
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成了乡村振兴的新引擎。“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布局全域旅游新格局,从霭里扩向其他六个村居,整合东北片区的农业资源,以及西南片区的文旅资源,朝全域旅游示范区迈进,把烟墩镇打造成名副其实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谈及未来发展,陶瑞婷如是说。
记者 齐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