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9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大江晚报

竹外一枝斜

日期:11-02
字号:
版面:第A12版:镜湖星月       上一篇    下一篇

王贞虎

人车来往的大街上忽露出窄巷的一角,深巷曲折,老屋夹道,转过几个弯,眼前豁然开朗。大院左边是园林入口,侧墙上刻有“网师园”三个字,大院右边矗立一面白墙,墙下植矮树两棵,不知其名,其主干粗壮挺直,侧枝虬曲,姿态古拙,花叶落尽。

园内有池,回廊绕之。池北假山上花木扶疏。池南回廊下有月门通“集虚斋”,榜为“竹外一枝轩”,月门外花木密植,时值晚秋仍是一片绿意。

苏东坡有咏梅诗,“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料想庭内必有寒梅。网师者,渔夫也,园主居闹市而不失诗词之雅,不投竿而有钓鱼之乐,真是高人。而梅乃诗人隐士的知己,由此一想,更欲一赏梅之淡雅高格,却不知园主将它藏在何处。

绕池而行,频频与游人摩肩擦踵而过,游兴锐减,乃暂时退园而归,隔天再访。

隔日一大早,园门未开即往。入得园来值朝日初升,临池一看,晨光在水面,在树梢,在廊间。池畔如大梦初醒,清冷空气中笼罩着一片恬静,园内除清扫枯枝落叶的员工偶然惊起一阵鸟鸣外,四周静寂。

我于高倍镜头中窥见一丛瘦枝,探出池岸,梢头有花瓣浸在晨光中,泛出粉白晕华,清丽动人。询问管理员,才知非梅。花虽非我所盼,它毕竟神清骨瘦,深具梅之神韵,足以稍慰失落之情。

穿过“竹外一枝轩”的月门是个小院落,左右各种修竹一丛,除竹以外,小院别无其他植物。临窗观竹,颇感清净。小院通集虚斋,“集虚”出自《庄子·人间世》:“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一千多年前,苏东坡于乌台诗案中几乎遭到杀身之祸,后被贬到黄州,他创作咏梅诗,以示回归山林的心境。并以“竹外一枝斜更好”自比为孤傲高洁的一枝寒梅。梅一身傲骨,不同流俗,诗人也被一贬再贬,他说,“谁怕?一蓑风雨任平生”。可叹,诗人在流离动荡中,零落憔悴,只能“捡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园主以“竹外一枝轩”傍于集虚斋外,告诉世人处世既要有梅之高洁以自持,也要内敛顺世以自保。

集虚斋三面有墙,一面半开门窗对修竹小院。窗外晨光疏透,光影浮动于粉墙竹影之间,短窗外几竿瘦竹临窗依依下垂,而竹之粗壮者则磊落直出粉墙之上,寓“内刚外柔”的处世之道。

步出园林,门口那两棵枯木迎面而来,它骨节嶙峋,斑驳苍老,细看之,虽历尽风霜,却生机勃勃。尤其主干笔直,侧枝末梢怒张如作势欲飞的鹰爪,这神态岂不正如凌霜雪而弥坚的老梅?

见游人络绎从窄巷涌入,我问管理员,当初园主造园于窄巷之尾,何意?答曰:“居窄巷则大官的舆轿随从不能入,以示不攀附权贵。”此种精神岂不正如孤傲高洁的梅?

访梅不得,却处处有梅的踪迹;看竹影临窗摇曳,悟内刚外柔的处世之道。才知古人造园,寄托深意于景物之中,非徒以花木奇石,曲栏水榭娱人耳目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