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0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大江晚报

“双11”到来 谨防这些电诈套路

日期:10-31
字号:
版面:第A07版:法治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双11”网购促销活动已拉开帷幕,有的人已经“出手”,有的人正“跃跃欲试”,与此同时,骗子们也没闲着。10月29日,记者从芜湖市公安局反电诈中心了解到,市民王女士日前落入“双11”快递刷单诈骗陷阱,被骗13万余元。警方提醒,根据近年来既有时间节点案件分析,骗子会设计好一系列陷阱。

记者了解到,王女士拆开快递后,发现里面有一个写着“双11”活动的信封,于是扫描信件上的二维码,加入了一个群聊。里面的客服诱导王女士参与刷单返利活动,王女士做前几单确实得到返利,后来客服却谎称王女士做任务出错,需要转账修复数据。王女士转账后,对方称只修复了一期数据,还需再次修复,并且需要现金。王女士就将现金包裹好,并把家里的地址告诉对方。随后,对方就安排人员上门把现金取走。待对方收到现金后,王女士仍然无法提现遂报警,共计被骗13万余元。

就此,警方提示,不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凡是要求邮寄现金做任务的都是诈骗,同时还指出,网约车、跑腿行业、快递行业从业人员对于运送现金、黄金的一律予以拒绝,防止成为电信诈骗的“帮凶”或“洗钱”工具。

据介绍,在“双11”到来之际,除了让王女士上当的电诈套路外,还有多种伎俩,他们会以“发放优惠券”“入群享折扣”为由,诱导消费者点击不明链接、入群或扫二维码,将消费者带入早已准备好的圈套,待消费者填写完自己的身份信息后,实施诈骗行为。

在购物时,骗子还会以“付款有误”“退款流程出现错误”等理由诱导消费者离开官方购物平台,进入伪造的虚假平台,从而骗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银行账户、验证码、钱款等。骗子还会在这一时期以非法手段获得买家网购信息及快递面单信息,伪装成购物平台或是商家客服,以“第三方通道影响征信”“账号冻结”“退款理赔”等借口诱导消费者提供银行卡和手机验证码等信息、支付手续费或是将贷款汇入其指定账户,实施精准诈骗。

在网购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相关问题,骗子也会抓住这一时机,通过电话或信息的方式联系消费者,以“质量问题”“缺货”等理由要求消费者退款,并承诺进行理赔,消费者同意后,骗子会诱导消费者关注某公众号,并按照其所谓“理赔流程”一步步输入自己的支付账号、银行卡号、支付密码、验证码等,进而实施诈骗。

警方对这些可能出现的电诈陷阱提示,不向他人透露自己的账户信息、身份信息、验证码等。在正规官方网络购物平台进行购物,不脱离官方平台进行交易。不点击陌生链接、不扫描陌生二维码、不随意加入陌生群聊。不参与网络中任何刷单活动,凡是刷单皆为诈骗。 记者 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