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郭薇 文/摄
在芜湖,你有坐过最后一班单轨的经历吗?
深夜,当最后一班单轨呼啸而至,你结束了一天的忙碌,走下站台,踏上了回家的路……这时,单轨站的工作人员仍在坚守岗位,虽然送完了最后一批乘客,但他们的工作还在继续,孙慧玲就是其中一员。
夜幕下的
守护者
今年25岁的孙慧玲是芜湖单轨赭山公园站的值班站长。值班站长的工作分白班和夜班,轮到上夜班时,下午5点要准时到岗,在和白班同事完成交接后,她的工作就正式开始了。
别看孙慧玲很年轻,在值班站长的工作岗位上已经快4年了,对夜班的工作她熟悉而专业。工作间隙,在她的介绍下,记者才了解到,值班站长每两个小时要巡站一次,站厅、站台、设备区……每一处地方都要仔细巡查。等最后一班单轨结束后,她依然要继续工作。“先要统计一天的营收额,如果有施工维修,还要配合施工人员进行站内维修。白天乘客多,施工维修不方便,通常都是晚上进行。在这之后,就是第二天单轨运营前的检查工作,主要是检查消防和其他设备设施。一定要保证第二天早上单轨正常运营,所以这项工作很重要。运营前的检查工作,一般都要到凌晨两三点。”孙慧玲很认真地说道。
“当时应该又累又困吧?”记者问道。“习惯了。刚开始是有点困,后来生物钟形成了,也就不觉得困了。”孙慧玲笑着说,“其实最开始是害怕。夜深人静的时候,尤其是下雨天,一个人在空荡荡的站内巡查,心里多少有点害怕。不过工作一段时间就好了。有一次凌晨时分,正当我像往常一样,巡站检查时,抬头看见窗外的环卫工人正在清扫街道,一下被触动到——我们都在认真努力地工作呢。当时,心里不免感到一丝温暖和激动。”
夜班时,孙慧玲有时要到车站控制室和值班人员换班。这时,她需要记录单轨进站和到站的时间,同时确认发车条件等。记者看到,她全程按照规范操作步骤,不断用手指向需要确认的地方,进行口头确认。这就是专属的“手指口呼”,以保证工作人员在各项操作中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
和赭山公园站一起成长
单轨值班站长是孙慧玲的第一份工作,从学校毕业后,通过考试、选拔,2020年9月她成为了赭山公园站值班站长,一直工作至今。
“我是看着赭山公园站一点一点建设起来的。从它建设初期到现在,我一直都在这里工作,对它的感情很深。每天,看到站内脚步匆匆的人们,我都会微笑面对,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做好服务。”
孙慧玲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她告诉记者,刚工作时,经历的一件事令她至今记忆犹新。“当时一位乘客在站内丢了东西,一问才知道是一袋药。这位乘客很着急,他告诉我,这些药比较贵,不容易买得到,对他的身体健康很重要。于是我赶紧去找,到处找,终于在一个窗台前发现了这袋药。这位乘客感激万分,连声道谢。虽然对我而言只是几分钟的事,但却让我意识到我帮助了这位乘客。我想,这就是工作的意义之一吧。”
每天,在赭山公园站,会有很多老年人来这里乘坐单轨,有的刚锻炼完身体、有的去菜市场买菜、有的接送小孙子……到了节假日,一家人出门游玩,外地游客来打卡,人就更多了。这时,孙慧玲就会更加打起精神,做好各项服务。
采访的最后,小孙悄悄地、有些害羞地对我说,在这里,她还收获了爱情。“我的丈夫也在芜湖单轨工作,他也是一名值班站长。我很开心,找到了有意义的工作,还遇到了他。芜湖单轨,对我来说意义非凡。”
看着孙慧玲那双微笑的眼睛,记者感受到了她的真诚和幸福。在江城芜湖的夜晚,像孙慧玲这样忙碌而充实的身影不在少数,他们为生活而努力,他们构成了都市里最真实、最动人的风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