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中小学校不得将竞赛结果作为招生入学依据
日期:07-04
本报讯 适度的竞赛活动为学生发展兴趣、展示自我提供了平台,但过多、过滥的竞赛会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家长的经济负担,并为一些机构借机牟利提供了空间。对此,芜湖市教育局日前发布《中小学生暑假期间参加校外培训和竞赛活动重要提醒》,建议广大家长适度选择中小学竞赛活动。
暑假全面开启,广大中小学生将在家长的陪伴下锻炼身体、培养兴趣,收获一个有意义的假期。看似快乐的假期,一些孩子却快乐不起来。除了被安排上各种兴趣班、补习班之外,有的孩子还要参加各种各样的竞赛。对此,市教育局提醒广大家长在为孩子选择竞赛活动时牢记以下方面。
所有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竞赛活动均须坚持公益,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竞赛各项工作不得进行委托、授权;不得向学生、学校收取各种名目的费用,做到“零收费”;不得指定参与竞赛活动时的交通、酒店、餐厅等配套服务;不得通过面向参赛学生组织与竞赛关联的培训、游学、冬令营、夏令营等方式,变相收取费用;不得推销或变相推销资料、书籍、辅助工具、器材、材料等商品;不得面向参赛的学生、家长或老师开展培训;不得借竞赛之名开展等级考试违规收取费用。
所有竞赛的主办单位应严格专家选聘,科学管理专家团队,遵守利益回避性原则。命题和评奖等重要环节,应建立随机抽选专家机制。竞赛过程应遵循科学规范的程序、加强学术诚信的要求,明确竞赛内容范围要求,严格命题阅卷(评审认定),竞赛结果需经过专家团队严肃评审,公开结果以及申诉渠道,杜绝弄虚作假、学术不端、有失公允的情况发生,确保竞赛公平。
所有中小学校不得将竞赛结果作为中小学生招生入学依据,也不得作为考试加分项目。任何机构和个人通过公众号、微信群等方式散布“考试获奖,助力升学”谣言、贩卖焦虑、非法敛财,属违法违规行为。
记者 奚璟 王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