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9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大江晚报

理性选择非学科类培训 一次性缴费勿超5000元

日期:07-03
字号:
版面:第A05版:关注       上一篇    下一篇

暑假来临,为进一步巩固“双减”工作成果,有效减轻学生校外负担,切实维护家长和孩子的合法权益,7月2日,市教育局发布《中小学生暑假期间参加校外培训和竞赛活动重要提醒》,提醒广大家长:为了孩子的安全健康,请主动拒绝孩子参加违规学科类培训;理性选择非学科类培训,一次性缴费金额不要超过5000元。

向违规学科类培训说“不”

任何机构在暑假期间开展学科类培训均属于违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合规机构违规开展的学科类培训和违规机构或个人以“一对一”“上门服务”“众筹私教”“素质拓展”“研学旅行”“夏令营”“暑期托管”等形式开展的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

暑期违规学科类培训可能给家长和孩子带来诸多安全风险,比如在消防安全、建筑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均存在安全隐患,甚至部分违规培训机构实行“封闭式”管理,导致消防通道不能开启或使用,一旦发生火灾等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暑期违规学科类培训未进行预收费监管,极易发生“卷款跑路”“退费难”和“维权难”等问题。

理性选择非学科类培训

若孩子确有美术、音乐、舞蹈、科技等非学科类培训需求,请家长一定要查看培训资质、签订培训合同、谨慎缴纳费用、核验场所安全,并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

在选择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时,请关注培训机构是否持有有效期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是否悬挂在培训场所显著位置。

家长在缴纳培训费用前,要主动与校外培训机构签订教育部和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年修订版)》,认真阅读合同条款,特别要关注涉及课程、从业人员、费用的条款,明确约定退费情形、退费方式,防止培训机构私自修改合同,出现“概不退费”等霸王条款,并要求校外培训机构签字盖章。要索取正规发票,妥善保管,不要接受与实际培训内容不符的发票和收款收据等“白条”凭证,防范维权困难。

不要一次性缴纳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一次性缴费金额不要超过5000元,并请务必抵制培训机构以折扣、赠送等优惠手段,怂恿家长在资金监管账户以外途径缴费或超过规定时间跨度续费。为孩子购买课程时,须通过教育部“校外培训家长端”App进行选课缴费,切勿把资金转入资金监管专户以外的任何账户(包括私人微信、支付宝等),确保自身权益不受损害。

为了培训期间的安全与健康,请家长登录“校外培训家长端”App查询机构安全方面相关信息,务必选择符合国家消防规定、培训场所安全的合规机构,不去“无证无照”机构或其他违规机构参加培训。

谨慎选择校外托管机构

暑期中,有的家长可能因为工作等原因,选择校外托管机构(或“小饭桌”等)提供的托管服务。家长在挑选托管机构时注意:

校外托管机构(或“小饭桌”等)不是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主管部门审批的校外教育培训机构。

校外托管机构在取得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仅可以为中小学学生提供接送、就餐、休息、看护等服务。已取得营业执照但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的校外托管机构,不得提供餐饮服务。

校外托管机构不得开展培训活动,要警惕有的机构借托管之名,搞幼小衔接、学科辅导等培训,这些均属于明令禁止的违法违规行为。

记者 奚璟 王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