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办公室同事送了我一本《诗经》,理由是“《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意思是,孔子说过,学习《诗经》可以激发人的志气,可以观察国政的得失,可以使你和睦乐群,可以抒发寄托你的哀怨,还可以多认识一些鸟兽草木的名称。所以,这个礼物算是送到了我的心坎上,我也得以从另一个角度去再次精读《诗经》。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来品鉴一下《诗经》里那些美了千年的植物。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诗经·周南·关雎》中的这句意思是长长短短的鲜荇菜,顺着水流左右采,纯洁美丽的好姑娘,令人朝思暮想。诗歌中提到的荇菜是一种水生植物,听起来名字并不美,但其实它的花冠呈金黄色,水面大片开花时非常漂亮,在芜湖的一些水塘里也能见到。这首爱情诗写的是一个青年热恋采集荇菜的女子,想来那个时候的荇菜是采来吃的,而不只是观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周南·桃夭》是一首贺新娘的诗,诗人看见农村春天柔嫩的桃枝和鲜艳美丽的桃花,联想到新娘,生动反映了当时人们生活的片段。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在用这句来形容桃花的美丽。
《诗经·郑风·有女同车》中写道:“有女同车,颜如舜华”,这里的“舜华”是指木槿花,意思很好懂,“有位姑娘和我一同乘车,脸儿好像木槿花一样美丽”。说起来木槿花这个季节正在芜湖开放呢,有粉、白、紫多种颜色,不知道《诗经》里写的是哪一种?《诗经·卫风·伯兮》中“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感叹“哪儿能找到忘忧草?找来种到后院中”。谖草又叫萱草,我们在芜湖的公园里经常能见到(如图),只不过到了现在,萱草的花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象征伟大无私的母爱。当然还有那句大家比较熟悉的“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里面的木桃、木瓜最初象征男女互相赠答,后来诗句慢慢演变成知恩图报的含义。
粗略数一数,《诗经》里提到的植物种类就有50多种,不少被用来歌咏爱情,足以体现先秦时期古代人民的唯美浪漫,不愧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在今后的鸠兹“芳”谈中,我们有机会遇到它们再仔细聊。
主持人:胡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