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1-0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大江晚报

完整社区里的一天

日期:06-29
字号:
版面:第A05版:世相       上一篇    下一篇

改造后的北坛正街

下楼就能逛公园,下班回家不用到处找车位,智能化“关爱门磁”全天候守护高龄独居老人,小区里就有学堂陪伴儿童友好成长……这样的完整社区,你羡慕吗?

2023年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门印发通知,决定在106个社区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一年来,位于老城区的芜湖市镜湖区大砻坊街道北门口社区“螺蛳壳里做道场”,用“绣花功夫”打造“宜居”“宜游”“宜养”“宜学”完整社区,成功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最新发布的第二批10个完整社区建设典型案例。

生活在完整社区,到底有哪些新体验?6月仲夏,记者走进北门口社区,沉浸式感受完整社区里的一天。

08:00 晨光中的希望

清晨8时,透亮的阳光洒在北坛正街上,在这条街上做了16年服装生意的秦学红拉开店面卷帘门,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原来道路破旧、积水严重、到处乱堆乱放,特别是街南段被封成‘断头路’后,通行不畅,客流一下少了很多,很多商铺经营不下去了。”秦学红的服装店也曾差点歇业,“不过,现在不担心了,自从北坛正街更新后,生意越来越好,很多店铺又重新租了出去,租金也涨了不少。”

记者看到,在打通“断头路”、雨污水管更换、统一店招、打造街头绿化等改造后,这条240米长的老街巷活力满满。55家业态丰富的店面全部开门迎客,有居民刚在喜欢的老店铺吃完早饭,有居民正在新便利店里采购生活用品……

小街巷一头连着商户们的生计,一头连着居民们的生活。改造后的北坛正街开阔了,腾挪出空间新建了一所幼儿园。刚送完孩子上学的周女士欣喜表示,“现在孩子就近入学,我们接送节省了很多时间。”在这个拥有270个公办学位的幼儿园门前,记者看到,通过道路改建、增加标识系统等,孩子们有了一条上学与归家的友好路径。

就在北坛正街不远处,芜湖市少年宫新址改扩建一、二期工程已基本完工,今年秋季将投入使用。未来,市少年宫里的高标准演艺中心、足球运动场等设施,将为北门口社区儿童提供更多优质艺体活动。

11:00 烟火里的温暖

逛完北坛正街,不知不觉到了饭点。听说北门口社区有家老年助餐点菜式丰富、价格实惠,记者在81岁的居民李仿翠热情带领下,来到了开在饭店里的老年助餐点。中午11时,来就餐的老人络绎不绝,吃得正香。“只要10多元,就能吃到四菜一汤,省去了买菜做饭的劳累。”李仿翠认为,依托餐饮服务单位开设的老年助餐点更能可持续运营,对老人们也是一份保障。

中饭后,记者跟着李仿翠来到了位于雅乐苑的她家,映入眼帘的是墙面扶手、床边马桶、多功能拐杖……“老伴体弱,以前起床上厕所可费劲了,现在这些适老化改造非常实用,太感谢社区帮我们申请了。”李仿翠感谢说。

为丰富“宜养生活”,北门口社区还为高龄独居老人安装了“关爱门磁”,进行全天候监控预警;通过发放养老服务券,为老年居民免费提供家政服务、陪医看病、理发洗浴、家电维修、洗衣做饭等服务项目;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依托区域化党建共建平台定期邀请三甲医院专家进社区,开展医疗保健问诊、社区健康课堂等活动,满足老年居民健康服务需求。

最让李仿翠欣喜的是,今年下半年,小区将增设一处面积不少于900平方米的社区养老服务站,可提供日间生活辅助照料、保健康复、文化娱乐等服务。

15:00 家门口的风景

午休后,下午3时,李仿翠习惯下楼遛弯。“你看,我们这个新广场多敞亮,原来可不这样。”李仿翠边散步边向记者介绍,原来杂乱的灌木丛被修剪了,取而代之的是开阔的林下健身活动场地、实用的棋盘坐凳。原来破旧的廊架也焕新了,还加宽了顶棚玻璃。整个广场更有活力更实用,老老少少正在此或休憩嬉戏或锻炼身体,很是热闹。

走出小区,原来街头无序的边边角角已华丽转身为3处口袋公园,焕活7500平方米社区低效公共空间。记者陪着李仿翠边逛边看到,“见缝插绿”的口袋公园中不仅有健身器材、休闲座椅,还有轮椅坡道、栏杆扶手等无障碍设施。整个社区更是构建了2条3.4千米长的舒适慢行环线,串联起商业街巷、活动广场、大型公园、社区会客厅、人民城市驿站等多个美好生活场景。

18:00 一盏灯的安心

太阳西落,北门口社区迎来了下班高峰。傍晚6时,和李仿翠告别后,记者遇到了家住黄山园小区的胡媛,她正将电动车停放到小区新建的非机动停车棚,顺手给电动车充上了电。

黄山园小区是一个建设已有30多年的老旧小区,原先没有物业管理,乱象很多。在北门口社区试点建设完整社区之初,胡媛就作为小区业委会成员,被多次邀请参加了“业主请上座”“桂花树议事会”等居民协商议事活动,围绕完整社区怎么建、建成什么样等问题进行协商议事。

“我们经过多轮摸家底、明短板,精准找到了发力点,解决了很多痛点难点问题”。胡媛告诉记者,如今物业有了,建设成果真正惠民利民。除了新建非机动车棚,小区里加装了抽水泵,夏天洗澡不再难;统一了晾衣架,美观还实用;新建了停车场,回家不用抢车位;增加了健身设施,老人孩子有了好去处;增设智能监控探头,打造“社区鹰眼”……最让胡媛感到安心的是,每到晚上,小区里的路灯、楼道感应灯都会及时亮起,即使下班晚了,总有一盏灯温暖回家的路。

目前,北门口社区所有老旧小区已实现物业全覆盖,在完整社区建设中缺什么补什么,居民有需求、社区就有服务,人们想要的美好生活正变得可见可感。

记者 顾娅 芮娟 文 许诚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