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进行信用修复和信用使用? 江北这场座谈会有干货
日期:06-29
本报讯 6月25日,记者从皖江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管委会了解到,日前,皖江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管委会、安徽省江北产业集中区税务局联合召开江北新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座谈会。座谈会旨在让相关企业单位了解什么是公共信用信息报告,如何进行信用修复和信用使用,以及信用贷款条件等。
当日,管委会各部门、工商银行芜湖赭山支行、平台公司、重点企业参会。座谈会采用信用报告宣传、信用知识讲座、信用信息修复和信用贷款知识宣讲、“绿卡”企业授牌、企业家交流发言等一系列易于理解的形式开展。
税务部门工作人员介绍,2023年4月,国务院电子政务办发文,批准“纳税信用绿卡”在长三角复制推广。为进一步增强企业知信守信意识,会上,安徽海螺物资贸易有限责任公司、益海嘉里(安徽)粮油工业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获得了信用“绿卡”授牌称号。“绿卡”企业授牌促进了纳税信用增信增值的成果惠及江北新区更多纳税人,为促进江北新区高质量发展赋能加力。
皖江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管委会将继续把准时代“信用”建设脉搏,加强经营主体信用服务,开展失信经营主体信用修复帮扶指导,完善信用修复联动机制,提高信用修复效能。最大限度开发应用价值、最大程度服务经营主体。进一步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推动形成“知信、守信、用信、增信”的社会氛围。记者 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