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6月25日,不少“准大学生”已经查询到了高考成绩。同学聚会、家庭聚餐……从高考结束,“准大学生”们的聚餐也多了起来,江城各大餐饮店纷纷推出专属优惠,餐饮行业迎来一波消费热潮。记者走访发现,如今,“反对浪费崇尚节俭”观念深入人心,在外出聚餐时,“准大学生”们大多养成“够吃就好、剩余打包”的良好习惯,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聚餐,是为了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不是为了攀比,没有必要显摆,铺张浪费。”在市区一家连锁餐饮店,高三毕业生小周和三位同学正在聚餐,四个人点了三菜一汤。“如果不是因为我们带了饮料,打算聊天多坐会,还会少点一个菜。”小周说,无论是和同学聚会,还是和家人聚餐,都会按照人数点菜,不会点一堆,然后吃不掉,造成浪费。“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反对浪费 崇尚节俭’的宣传已经深入人心了,在学校就会学习相关知识,在家里父母会言传身教,餐饮店也有各种提示标语。”小周表示,如今,她周围的同学、家人都是这样的消费理念。“吃不掉,我们也会打包带回家。即使以后上大学、工作了,肯定还是要反对浪费的。我会一直从点滴做起、从眼前做起,不剩菜、不剩饭,倍加珍惜粮食,真正养成文明用餐、杜绝浪费的良好习惯。”
除了不铺张浪费,一些“准大学生”和家长也纷纷表示,要从自身做起,不办升学宴,防止餐饮浪费,厉行勤俭节约。“办啥升学宴、谢师宴啊,对老师来说,平日里的一声问候、放假时的一次看望、逢年过节的一条信息,都足以表达感谢,而不应当把对老师的感谢物质化、庸俗化。”“准大学生”小李这次高考发挥不错,取得了满意的成绩。“我打算把办升学宴的精力和金钱,放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比如我就打算给一直照顾我的外公外婆、辛苦付出的父母,准备一份礼物,我读书的这十几年,他们都辛苦了。”在小李看来,要做文明新风的践行者,做到勤俭节约,反对浪费,就应该从一点一滴做起。 记者 汤荣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