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泵站是城市防洪排涝体系中的重要基础设施。自芜湖入梅以来,位于弋江区的新澛港泵站24小时运转,每天至少开启1台泵机,高峰期时开启4台泵机,将排区雨水和经过处理后的达标中水快速、高效地排到漳河,防止内涝。
    新澛港泵站为Ⅲ等中型泵站,是移址新建工程,位于澛港老泵站上游约600米处,曾获得省水利厅“禹王杯”和省住建厅“黄山杯”双重奖项。新泵站共安装立式轴流泵6台套,配套电机功率450千瓦,总装机容量2700千瓦,设计排涝流量为每秒25立方米。
    “新站日常主要抽排高校园区高校、高新区奇瑞新能源等450余家大中小企业以及附近污水处理厂排放出来的中水,每天有13-15万吨左右,受益人口近30万人。”昨日,新澛港泵站运营单位安徽水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何小雪介绍,为了预防内涝,入梅当天,泵站提前腾空水位,降低雨水管网压力,使雨水流淌顺畅。入梅当晚开始24小时,泵站共排水68.7万吨,是平时的4倍多。“接下来,我们将时刻关注最新雨情,根据天气情况以及主管单位的要求增减开机数量。”
    记者了解到,自市排涝办发布城市排涝Ⅳ级预警后,除了所管理的泵站开足马力排涝外,弋江区澛港街道立即采取预警响应措施,密切关注雨情,各社区做好应急值守,随时报告处置突发情况。目前,网格员、物业应急队伍启动巡查值守,密切关注道路积水风险点、易冒溢点、下穿通道、地下空间、低洼区域积水情况及雨水排口封堵阻水、排涝明渠闸坝启闭情况,遇突发情况立即赶赴现场处置。
    记者 芮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