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汤荣汛 文 许诚 摄
手抛飞盘,在空中划出利落弧线;脚踩踏板,穿梭城市穿越山林;张开双臂,陆冲板上追风逐浪……
近年来,各种户外运动在江城一个个群体中走俏,爱好者们在挥洒汗水之余,还建立了社交关系,实现身体和精神上的双向成长。
“以车会友”“以板会友”“以盘会友”……社交运动给不少江城市民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
运动场上拉近社交距离
夜幕降临,芜湖奥体公园一角,十几个人在场上奔跑、互动、妙传、抛掷、救盘……一场酣畅淋漓的飞盘运动正在火热进行着。“就在这一丢一接之间,队员们相互交流、形成默契。”一次偶然的机会,市民张伟开始了飞盘运动,“我是在朋友介绍下,开始接触飞盘运动。虽然刚加入的时候,和大家都不熟悉,但是因为这是一项集体项目,一场比赛下来,大家很快就熟悉了。”在张伟看来,一次次训练、比赛,她认识了众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扩大了自己的朋友圈,“可以说飞盘运动,给我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生活”。
陈曼是一名美术老师,平时教小孩画画,到了晚上,她会骑着公路自行车,在城市的慢车道穿梭。周末的时候,还会和俱乐部的骑友一起,骑行到周边城市。“白天一面,夜晚一面,都是生活。”最开始,陈曼是一个人绕着滨江公园骑行,“没想到在这里碰到了很多酷爱骑行的小伙伴,在一次次打招呼中,我加入了骑行群,有了‘骑行朋友圈’,一辆自行车,为我带来了一个新世界。”
“如果没有‘跑友’们之间的互相督促和鼓励,我很难坚持这么长时间。”市民孙女士在加入“跑圈”之前,都是自己一个人绕着神山公园跑,“说实话,有点乏味,经常想放弃。但是加入了一个‘跑友’群后,群里的好友互相督促,互相打气,使我坚持了下来,一坚持就是5年。”孙女士觉得,一群志同道合的“跑友”让她更加自律。
多因素让社交运动“破圈”
近两年,江城社交体育的场景日益多元化,除了传统的广场舞、健步走外,街头篮球、夜跑、骑行等项目也有不少拥趸。业内人士表示,体育社交之所以受到市民,特别是年轻市民的青睐,除了强社交以外,低门槛、重体验,轻器械、重分享等都在助推社交运动“破圈”。如飞盘只需要一个盘子,组团夜跑只要一双跑鞋,骑行需要一辆车,陆冲板一个滑板即可……只要简单的设备,就可轻松开启一场社交运动。
“我玩飞盘才2个月,这项运动上手很容易,最关键的是没什么门槛。”宋女士今年55岁了,她告诉记者,以前以为玩飞盘的都是年轻人,等她加入后才发现,队伍里的成员从二十几岁到五十几岁都有。在她看来,不少社交运动门槛低,体验感强,还可以分享,“每次活动,大家都会拍照发朋友圈,分享心得”。
在开发区工作的秦先生,每逢周末都会和骑友们一同组团骑行。“泾县、高淳、马鞍山、芜湖的一些地方,都是我们骑行的目的地。”秦先生认为,骑行不受年龄场地限制,还结识了各行各业的朋友,挺好。
“省钱,性价比高呗!”市民鲍女士直率地表示,“相比起其他休闲活动,运动的‘性价比’比较高。”鲍女士在一家外企工作,平时压力比较大,她认为这种社交属性非常高的运动,带来了正能量的情绪价值,“健康的体育状态,也能改变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一场畅快的运动,能让自己彻底放松下来,也缓解了工作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