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敏 文 许诚 摄
6月11日,记者一行来到芜湖市湾沚区花桥镇,探访芜湖目前三座省级湿地公园之一的东草湖湿地公园。
花桥镇素有“鸠兹城源”之美誉,楚王城、九十殿等历史遗迹众多,让这座湿地公园也显得文化厚重起来。
这一天阳光躲在云后,漫步于大湖畔、浅滩边以及茂密苇草间隐约的小径上,水墨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静谧的东草湖湿地生机勃勃
是的,东草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静谧。在没有阳光的日子更凸显其深沉,又不乏勃勃生机。数千年前鸠兹邑,也是楚王城遗址,据推测为西汉时期的芜湖县城所在地,即古鸠兹城。这座湿地公园位于素有“鸠兹城源”之称的花桥镇,承千年古城之厚重、秉水清岸绿之灵韵。
在湾沚区自规局林业中心主任梁雪冰与安徽东草湖省级湿地公园管理办主任范德种带领下,记者一行向湿地公园深处走去,走在比人高的植被环境里,从路边清澈的湖水中突然跃起的鱼儿让人惊喜,看着许多叫不上名称的植物,听着不时传来不同腔调的鸟鸣,让人不禁会畅想当年古人建立城池时,这片湿地是何种模样,先人们是否曾在此渔猎、繁衍……
记者还遇到了一直在湿地公园坚守的巡逻员史成山,每天他至少要在公园内巡逻两次,每次完整的一趟下来要两个小时,遇到偷偷来钓鱼的,他会立即把人“请”走,还会宣传湿地公园保护知识。
良好生态涵养了众多动植物
据梁雪冰与范德种介绍,芜湖东草湖省级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210.64公顷,湿地面积190.92公顷,湿地率90.64%。2023年1月被确认为省级重要湿地,同年12月公园试点建设正式通过验收。
如今,东草湖省级湿地公园不仅为各种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和繁衍场所,是南来北往的鸟儿们逗留驻足的天堂,还是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自然教育科普基地、教学科普基地、青少年科普教育实验基地,成为了湿地生态教育、自然体验的重要展示窗口。
根据最新实地调查,东草湖湿地公园现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银杏(栽培)、莲等,国家Ⅱ级保护野生植物野大豆。在最新科考调查中记录到共有脊椎动物33目76科193种。东草湖湿地公园鸟类也是种类繁多,其中有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白琵鹭、小天鹅、棉凫、普通鵟、凤头鹰等;安徽省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鹰鹃、大杜鹃、四声杜鹃、噪鹃等;安徽省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普通鸬鹚、绿头鸭等。
选择低碳方式到湿地公园
“由于湿地公园的建设主要目的是对湿地予以更好的保护,所以到东草湖湿地公园参观学习游览一定要记住爱护东草湖湿地、保护东草湖湿地。”梁雪冰介绍道。范德种也提醒,“我们建议,游客到我们湿地公园来参观的话,可以选择乘车到附近不远的九十殿村等村镇,再骑车或步行到公园,更低碳环保,将对公园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在公园里也不能采摘、打鱼等,观鸟时不要喧哗,避免惊扰鸟类栖息”。
在花桥镇工作了多年,范德种对当地历史文化特别熟悉,他告诉记者,九十殿村村名源于被当地人称为“大庙”的千年道观——敏灵观,后称九十殿。东草湖原系水阳江支流裘公河长年冲积形成的一片滩涂湿地,在“大庙”以东,所以经村民口口相传称之东草湖。来东草湖游览的游客除了欣赏湿地自然风光外,还能去探索周边乡村众多人文风光,有当地每年欢庆二月二的“九十殿庙会文化周”活动;有以三千亩油桃基地为中心,春季赏桃花、夏季采摘体验的活动;还有以文旅促乡村振兴的鸠兹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