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不知不觉已是芒种时节,“芒种煮梅”是中国人在这一节气的传统习俗。这个时候青梅树上的果实已经由青转黄日趋成熟,有的则已全部成熟,与此同时,江南的梅雨季也近了,所以有“梅子黄时雨”的诗句。
近日,在繁昌经济开发区的青梅基地,记者见到了大片的青梅林。青梅林里,有的果实已经完全成熟,不等你用力去摘,一碰就掉落,地上也是一片金黄色的果子。成熟了的青梅果如果光从外形和色泽上看,很像小巧的杏子。和其他果实不一样,青梅果成熟变黄反而不招人稀罕了,大家都在青梅林里去寻那些依然是青色的果子去摘。有经验的人告诉我,酿青梅酒就得用这种青色还没有熟透的果子,口感才更加醇正。当地青梅基地的负责人透露,用来加工制作各种青梅食品的青梅果,每年早在5月就已经采收完毕。由于年初的那场“霰”,今年芜湖乃至整个江南的青梅收成并不好,和往年比有所减产。
芜湖人一向懂吃,百姓人家将青梅果摘下都会怎么吃呢?煮青梅汤、酿青梅酒自不必说,还有人制作青梅蜜饯,但后两样美酒、美食都需耐心等待,一般来说青梅酒要酿制半年甚至以上,青梅蜜饯要腌制3个月,急可急不得。简单来说,夏天里酿的青梅酒,到过年边上就可以喝了,夏天做的青梅蜜饯,秋天就可以品尝到了。还有人到了秋天“灵机一动”,以梅子蜜饯为馅儿做成梅子月饼,别有一番风味。当然,那些有青梅蜜饯存货的人家,这个端午节还可以用青梅裹粽。
“青梅煮酒论英雄”,倘若着一袭古风衣饰,边抚琴边饮青梅酒,和三五好友一起畅论国事家事,想必更相称这份风雅。而自古以来,和青梅有关的成语,也格外美好,青梅竹马等。有关“青梅”的诗句也写尽唯美,“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在她《点绛唇·蹴罢秋千》词作中的这句,将少女初见意中人的娇羞和机敏表现得恰如其分,“嗅青梅”的典故至今仍被后人津津乐道。
主持人:胡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