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汛期已经到来。5月22日上午,弋江区2024年防汛抢险技能比武暨实战演练在城南圩白马街道新义村仓前段“超燃”上演。现场,各防汛突击队100余人对标实战,闻“汛”而动,“汛”速出击(如图)。
“截至今日8时,长江支流漳河金鸡港水位已达15.2米(超警戒2米)……气象预报未来24小时内,全区将普降大暴雨……指挥部经会商后启动Ⅰ级应急响应……就在刚刚白马街道值班巡堤人员发现石硊圩背水坡有多处渗水出现险情……”伴随着解说员对脚本的讲解,演练按预警叫应、启动防汛Ⅰ级应急响应、圩堤抢险(技能比武)、滑坡抢险(技能比武)、水上救援、响应终止等六个环节紧张有序进行。
记者现场看到,圩堤抢险、滑坡抢险环节,白马街道、火龙街道、澛港街道、马塘街道等4个涉农街道防汛突击队队员精神饱满,反应迅速。练兵人员相互配合,娴熟地将两根4米长的木桩,依次打入土内,随后又进行了抢修反滤沟导渗作业。同时调派的无人机在空中高效完成巡堤查验工作,为救援人员安全作业提供支持和保障。
水上救援环节同样精彩,有条不紊。1名群众不慎“落水”,芜湖市蓝天救援队和弋江区消防救援突击队出动3艘动力舟艇紧急救援。同时,弋江区防办派出的1架图传无人机进行水面巡查。经现场确认落水者人员位置后,芜湖市蓝天救援队使用无人驾驶船,准确地将救生圈投递给被困落水者,成功将其带至安全区域获救……
一次演练,是对防汛准备工作的一次检阅,也是对防汛预案的一次实操,更是对应急能力的一次练兵。记者从主办单位弋江区防汛抗旱指挥部了解到,弋江区将继续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汛情、工情等“四情”,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等“四预”,扎实做好队伍、物资等准备,确保安全度汛。另外,去年,白马街道办事处和火龙街道办事处作为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试点单位,已通过市级验收达标。今年力争在6月底前,全区基本完成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着力提升基层极端天气应对和突发灾害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记者 芮娟 文 汪武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