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铜陵日报

8位“星星的孩子”签订劳动合同

日期:10-01
字号:
版面:第A01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刘洋 杨竹青 路璐)接过孩子递上的2320元工资和中秋节礼品,家长吴芳(化名)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从想都不敢想,到如今真真实实地感受到孩子成长并发挥光和热,真的像梦一样。这是孩子的新生,也是我们家庭的新生。”

9月30日,市特殊教育学校举办首批“工学交替”实习生工资发放仪式,8名进入安徽西博克传动科技公司实习的孤独症学生拿到了人生首笔工资,并正式签订劳动合同。

“组织开展这场工资发放仪式,既是一种温暖的传递,也是学校创新成果的呈现,未来将会有更多孤独症学生受益于‘工学交替’机制。”市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副书记陶世东表示,希望通过建立新机制,让每颗“星星”都能找到发光的轨道。

由于生理和心理条件的限制,孤独症青年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差,难以融入正常的工作环境和社会生活,导致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极弱,就业机会寥寥无几。这不仅加剧了他们的生存压力,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

在市教体局、市残联的促成下,今年6月,市特殊教育学校、铜陵技师学院、安徽西博克传动科技公司签署“工学交替”合作协议,为培智学生开启从校园走向社会的成长新通道。

孤独症人群在工作中面临诸多阻力。一方面,他们行为刻板,学习新技能时进度缓慢;另一方面,社会交往能力薄弱,工作中与同事、上级沟通不顺畅。所以,岗前培训同样是重中之重。

铜陵技师学院、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采用结构化教学,将工作流程拆分成一个个清晰的步骤,以固定、有序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比如在工作安排上,制定详细的日程表并采用视觉提示,让学生清楚知道每个时间段该做什么,帮助他们建立规律和秩序感,逐步熟悉工作流程。”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沃先桃介绍,培训还教会学生如何用恰当的语言、肢体动作表达诉求、进行沟通。

经过前期培训,今年8月,首批8名学生正式进入企业实习,从事的岗位涵盖设备整理、车间清扫、器具保养等。“孩子们虽然动作慢点,但绝对认真。”安徽西博克传动科技公司经理丁萌表示,公司给予前来实习的学生们足够多的关心、耐心,允许他们犯错,帮助他们成长。

“这不仅关系到残疾人的就业安置,也是一次有温度的创新。”市残联就业培训中心主任邓涛表示,会跟踪关注这次“破冰”的成效,并将视情况遴选更多企业参与到这项事业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