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寒意还未散尽,十岁的我已经背着书包坐在公交车上。我一边望着窗外一边轻声背诵:“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我特别喜欢这首诗,每次下雨后走在乡村小路上,都能闻到泥土和青草的芬芳,就像诗里写的那样。
教室里,李老师正在黑板上抄写李白的《静夜思》。阳光从破旧的窗户斜斜地照进来,落在我们专注的脸庞上。我坐在第一排,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黑板,生怕错过一个字。
“同学们,谁能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李老师问道。
我举起手,声音清脆:“老师,李白想家了。就像……就像我妈妈去城里打工的时候,我晚上看着月亮也会想她。”
教室里突然安静下来,几个孩子低下头。我知道,他们和我一样,都是留守儿童。李老师的眼睛有些湿润,她走到我身边,轻轻摸了摸我的头。
“孩子,想妈妈了?”李老师在我身边坐下。
我点点头,抹了抹眼泪:“老师,为什么诗里写的都是那么美好的事情,可是我们的生活却这么难呢?”
李老师沉默了一会儿,指着远处的山峦说:“你看,诗人看到的也是这样的山,这样的云。他们用诗把生活中的苦与乐都变成了永恒的美。孩子,你也可以的。”
从那天起,我开始学着写诗。我在作业本的背面写下:“山里的月亮特别亮,照着我想妈妈的脸庞。风儿轻轻吹过来,带来远方的思念长。”
望着车窗外飞驰而过的杨树,我又想起《登鹳雀楼》里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暗暗下定决心,要像诗里写的那样,不断向上,去看更远的世界。
书包里的《唐诗三百首》依然陪伴着我,但现在的我不再只是背诵诗句,而是学会了用诗的眼睛去看这个世界。我知道,在这片乡村土地之外,还有更广阔的天地等着我去探索,而诗歌,将永远是我最忠实的朋友。
枞阳县藕山中心学校 钱宝宝
指导教师 李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