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铜陵日报

主动融入长三角 迈向发展新阶段

日期:09-26
字号:
版面:第A01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 宗合

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如何以创新驱动赋能城市转型,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中展现更大作为?

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把长三角一体化作为发展的最大机遇、最大势能、最大红利,主动靠上去、精准接上去、全力融进去,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连续3年获国家评估优秀等次、全国唯一,资源型城市转型和战新产业集群发展工作获国务院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入选中国科协“创新驱动示范市”,人才环境活力指数位居长三角中心区27城第2位;70%以上的铜产品、60%以上的电子产品销往长三角或通过长三角销往全国和世界各地。

“未来铜陵将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坚持理念观念等高对接,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区域影响力,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市发展改革委主任皇甫越表示,下一步将加快推进一体化重点工作,编制铜陵市“十五五”时期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组织各方加强与沪苏浙对口对接,探索在“十五五”期间深化更多领域合作。加强科创要素对接联动,持续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发挥皖江中心、江南大学(铜陵)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等平台作用,支持企业设立研发飞地,联合沪苏浙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在铜转化。推动产业分工协作,高质量建设开发园区,引进优质链上项目,做强铜产业并推动与战新产业融合,布局数字经济,迈向长三角产业链高端。深化跨区域合作,加快基础设施和自贸区铜陵联动创新区建设,参与统一大市场建设,优化口岸通关机制,打造链接长三角与中西部的市场枢纽。促进民生领域合作,引进沪苏浙教育、医疗、养老、文旅等优质资源,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独特区位是铜陵的重要优势。近年来,我市交通网络持续完善,枢纽功能不断增强,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将以争创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为牵引,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重大战略,奋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市。”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刘相义说道。刘相义表示,我市将进一步完善外联内畅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全面融入安徽省“4轴5廊6通道”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布局,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加快推进S40宁枞高速铜陵段、S97铜商高速铜陵支线、沪渝高速铜陵段扩容改造、义安区通用机场、江北港铁水联运一期等一批重大项目,补齐补强短板,全力构建高质量“12345”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提升便捷优质的现代化运输服务,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江淮运河和货运货站,建设区域性物流枢纽,大力发展多式联运,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深化铜陵港与长三角港口群协同发展,提升江河海联运能力;稳定运营“铜陵-上海”集装箱外贸内支线,积极对接合肥中欧班列,构建“长三角-铜陵-中西部”双向物流通道,助力区域贸易往来与产业协同发展;建设智慧交通大数据中心,推进“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创新应用,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优化协调融合的城乡交通一体化体系,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新一轮“四好农村路”建设,重点改善通往特色农业基地、旅游景区、产业园区的道路条件,解决农村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优化城乡公交线网布局,发展定制公交、旅游公交、城际公交,提升公共交通吸引力和分担率,促进生产要素城乡间高效流动与人员便捷往来。

在对外开放方面,市商务局持续优化环境、助力企业出海、培育新业态。今年以来,市商务局围绕投洽会、进博会、世界制造业大会等重大展会,借助“海客圆桌会”、“徽动全球合作伙伴计划”、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中心(欧洲)等国际平台,搭建境内外重点招商网络,组织招商小分队赴欧洲、东南亚等地招商对接,通过圆桌会、宣讲会、走访调研等宣传政策助企稳企,稳定外资企业在铜发展信心;主动对接共建“一带一路”,积极服务企业“走出去”,跟进服务厄瓜多尔米拉多铜矿扩建项目完成开工前试车,主动服务铜峰电子泰国投资项目进入试生产,跟踪协调天海流体、洁雅生物、晶赛科技等对外投资项目完成备案并有序推进。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8家投资主体在境外投资企业44家,1至8月共完成对外投资3.58亿美元,同比增长4101.9%;推动区外保税维修业务落地,培育外贸新动能,召开金融专题会、举办服务节,精准解决企业对俄收款等实际困难,积极组织28家企业申报上级外经贸资金超千万元,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市商务局副局长李小勇表示,将继续创新工作方法,优化服务流程,推动我市在更高水平开放中实现更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