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基础知识全解析:病因、症状与治疗手段
日期:09-25
□刘婷婷
脑出血是指突然发生的、病情严重危急的脑血管破裂、出血,病灶多见于大脑半球、小脑和脑干。在造成相应区域脑组织功能受损破坏的同时,还可能导致神经功能的永久性障碍。脑出血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类脑卒中疾病,其患者数量约占卒中患者总量的10%-15%。虽说在发生率方面,脑出血较之缺血性卒中偏低,但其致死致残率却显著偏高,其中急性期致死率高达30%-40%,且治疗后多数患者伴有语言、认知、运动等功能障碍。因此,强化脑出血的治疗干预至关重要,而全面详尽了解脑出血病因症状是科学有效治疗方案尽快制定、确切可行治疗手段尽早落地的重要保障,对患者早日重拾健康、摆脱疾病困扰十分有益。基于此,本文简要介绍脑出血5大病因、6项症状和4种治疗手段。
1.脑出血病因
①血管结构异常病变:影像或病理证实出血部位的结构性血管畸形,包括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烟雾病等。②药物所致脑出血:比如抗凝药或溶栓药物导致出血。③高血压:血压表达增高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血管壁承受压力的提升,致使血管壁结构改变、脆性增加,在血压急剧波动时,血管破裂出血的风险将会大大提高,特别是脑部微小血管。④系统性/其他疾病所致:全身性或其他明确病因导致的脑出血,不包括抗凝、高血压或淀粉样血管病相关。⑤淀粉样血管病:多见于脑叶、皮质或皮质下出血,且排除其他病因。⑥不明原因型:全面检查后仍未能找到病因。
2.脑出血症状
①语言障碍:可见说话含糊,更有甚者还可能完全的丧失语言能力。②剧烈头痛:此症状可视为脑出血发病最早的、最常见的预警信号,多伴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与偏头痛或紧张性头痛相比,此症状具有明显的突发性,且疼痛程度强烈、无法忍受。③视力下降:如脑出血区域为视神经或神经通路所在区域,则患者可能出现单眼或双眼的视力下降,重症者还可能伴有视力的永久性丧失。④恶心呕吐:此症状是因增高的颅内压对延髓呕吐中枢的刺激影响所致,发作较为频繁,如治疗不当,在加重此症状和高颅内压表现的同时,还可能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⑤肢体麻木无力:如负责运动功能的脑部区域组织出现破裂、出血,可见单侧的肢体麻木无力、乃至彻底无法活动。此症状经常会被错认为缺血性卒中,但其在病理机制方面与缺血性卒中存在明显差异。⑥意识改变:此症状是脑组织遭到损伤和压迫的表现,轻者可见嗜睡,重者可见深度昏迷,无论何种程度的意识改变都需高度警惕脑出血的发生。
3.脑出血治疗手段
①基础治疗:确保呼吸道畅通:及时清理口腔异物,辅助排出气道痰液,定时调整体位姿势,必要时予以气管切开。安静卧床休息3-4周,保持积极正向的心理状态。维持电解质平衡:均衡充足的营养补给是脑出血患者抗病能力增强的关键保障,必要时予以留置鼻饲,有胃出血和呕吐表现者予以禁食。②手术治疗:病灶面积较大、脑组织受损程度较严重者需尽早予以手术治疗,如CT定位下椎孔引流术、开颅脑内血肿清除术等。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手术危险、提高手术疗效,手术时间应尽可能安排在脑疝未发生前,并予以CT或脑血管造影检查,以便获取更加精准详细的病灶信息;术中操作应在确保手术创伤最小化的基础上,达到彻底止血、有效清除血肿的效果;围术期还需辅以优质周到的护理支持,如降血压降颅内压药物的正确使用指导、电解质补给、呼吸道护理等。③药物治疗:稳定血压血糖;降颅内压、并发症的预防等等。④恢复期治疗:生理功能的康复是恢复期治疗的重点,应针对患者具体功能受损情况予以针对性治疗干预,如偏瘫者,可予以电刺激疗法、主被动运动指导、镜像疗法等干预;失语者,可予以发音练习、口腔肌肉按摩、图像卡片视觉辅助训练等干预;吞咽障碍者,可予以进食技巧指导、吞咽训练、热触觉刺激、食物类型和黏稠度调控等干预。
4.总结
综上所述,脑出血是一种较为危险严重的脑血管疾病,探析了解其病因和症状表现,并积极开展科学有效的治疗干预,是患者获得疾病转归的有效保障。
(作者单位:宿州市立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