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铜陵日报

肝脏也会“变硬”?弹性成像告诉你真相

日期:09-25
字号:
版面:第A07版:健康养生       上一篇    下一篇

□朱晨霞

在人体的众多器官中,肝脏不仅负责解毒、代谢,还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支柱。然而,这个默默奉献的器官,有时也会遭遇“变硬”的困境。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现代医疗技术中的弹性成像又是如何揭示这一真相的呢?

一、肝脏的“变硬”之路

肝脏,原本是一个柔软且富有弹性的器官,但在慢性肝病的逐渐发展过程中,其内部结构可能发生显著病理变化,特别是当纤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时,肝脏将逐渐失去柔软性而变得硬化,这一过程在医学上称为肝纤维化,它是慢性肝病进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若未能及时有效干预,可能进一步恶化为肝硬化乃至肝癌。然而,肝纤维化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患者可能仅表现出疲倦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性状改变及肝区不适等非典型症状,部分患者甚至无明显症状,这无疑增加了肝纤维化早期诊断的挑战性。此外,其成因多样,包括病毒性肝炎(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等,这些因素均可导致肝脏损伤,促进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从而促成肝纤维化的发生。

二、认识弹性成像

弹性成像技术是一种先进的超声波探测方法,通过测量组织受外力作用产生的剪切波传播速度来推算弹性模量,进而评估组织硬度,尤其在肝脏硬度评估中潜力巨大。它无需穿刺,避免了疼痛、感染等风险,简便快捷,患者仅需空腹数小时即可接受检查。该技术能直观显示肝脏硬度分布并定量测量硬度值,准确反映肝脏纤维化程度,为乙肝、丙肝、酒精肝、脂肪肝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多种肝病的纤维化评估提供有效手段。

三、弹性成像分类

临床上,肝脏检测的弹性成像主要分为四类: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应变式弹性成像(SE)、瞬时弹性成像(TE)和联合弹性成像。这些技术通过不同原理评估肝脏硬度,辅助诊断肝病。

1.剪切波弹性成像(SWE):

点式SWE(p-SWE):利用声辐射力技术,通过测量剪切波速度判断组织硬度。取样框大小固定,需避开管道结构,在肝实质中测量,推荐在肝右叶特定段进行10次有效测量取中位值。

二维SWE(2D-SWE):多点激励,实现剪切波二维面成像,可自行调节ROI大小,建议置于超声图像中央,重复测量3-5次。还有剪切波频散成像(SWD)评估肝脏组织黏性。

2.应变式弹性成像(SE):

通过患者生理运动形成的组织位移,分析射频信号,计算组织形变分布。仅能获得相对弹性应变信息,取样框放置与SWE类似,需调整帧抑制和噪声抑制以提高图像稳定性,5次有效测量后得出LFI值。

3.瞬时弹性成像(TE):

利用探头振动控制技术产生剪切波,测量肝脏硬度。需根据患者特征选择合适的探头,探头置于至少6厘米厚的肝右叶组织区域,获得10次有效数据且IQR/M≤30时取中位值。操作简便、快速,但无法获取二维图像。

4.联合弹性成像:

结合剪切波弹性与应变弹性技术优势,形成多因素、多参数综合定量分析技术。可同时得到与纤维化分级相关的FI和炎症活动相关的AI进行定量。

四、弹性成像的临床应用与意义

弹性成像技术在肝脏疾病的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够早期发现肝脏的硬度变化,提示患者及医生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从而阻断肝纤维化向肝硬化、肝癌的进展;还能在治疗过程中全程跟踪肝脏硬度的变化,评估治疗效果,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对于慢性肝病患者来说,弹性成像技术就像是一双“眼睛”,能够洞察肝脏内部的微小变化。它使得医生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发展阶段,从而制定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同时,对于高风险人群来说,定期进行弹性成像检查也是预防肝脏疾病的重要手段。

五、生活中的肝脏保护

除了依靠医疗技术进行肝脏硬度的评估和治疗外,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注意保护肝脏。避免高脂肪、高糖、高盐饮食,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保持营养均衡;适量饮酒,避免酗酒对肝脏的损害;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对肝脏的负面影响;适量运动锻炼,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这些措施都有助于维护肝脏的健康。

总之,肝脏的“变硬”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而弹性成像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无创、简便、快捷的肝脏硬度评估方法。它使得我们能够早期发现肝脏的硬度变化并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从而保护我们的“生命之舟”——肝脏,免受疾病的侵袭。

(作者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