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铜陵日报

肿瘤护理健康教育 帮助患者应对疾病

日期:09-25
字号:
版面:第A06版:健康养生       上一篇    下一篇

■李国艳

现阶段,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在肿瘤患者护理中,通过实施科学且系统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使其更愿主动配合治疗,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1.疾病与治疗认知

不少肿瘤患者在确诊初期会感到恐惧和焦虑,主要是因为其对肿瘤疾病的认知不足。因此,医护人员需重视向患者介绍肿瘤良恶性区别、常见类型和发展规律等基础概念,同时向其讲解手术切除治疗、放化疗、靶向或者免疫治疗等多种临床疗法,以及相对应的适应症、预期效果和不良反应等。另外,也需要让肿瘤患者了解个体差异对治疗效果的影响,避免盲目比较。

2.饮食指导

对肿瘤患者来说,补充足够的营养是维持体力及增强免疫力的基础。不过,不少患者在治疗中会出现恶心呕吐或者口腔溃疡等不适症状,导致其食欲下降,进而对其康复进程造成较大影响。建议患者在日常饮食中遵守多样化饮食、易消化饮食、均衡饮食的原则,适度进食一些豆制品、鱼类、新鲜果蔬等优质蛋白、维生素含量及热量较高的食物。肿瘤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或者腌制类、烟熏类食物,若肿瘤患者出现吞咽困难或者营养不良等不适症状,建议其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使用营养补充剂或者接受肠外营养干预。除上述外,鼓励肿瘤患者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饮食管理,为肿瘤患者提供轻松且愉快的用餐氛围,鼓励肿瘤患者少食多餐,帮助其逐步建立健康饮食习惯。

3.心理指导

肿瘤疾病患者常常经历震惊、否认、恐慌、抑郁到接受的心理变化过程,这种心理波动会对其日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可能会使其抵抗力有所下降,进而影响临床疗效。对此,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需重视向肿瘤患者表示充分了解,并予以其充足陪伴,鼓励其表达个人内心真实感受。必要情况下,可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通过采取认知行为疗法或者呼吸放松训练等多种手段,减轻肿瘤患者的焦虑情绪等。不仅如此,对肿瘤患者来说,建立积极生活目标以及主动参与病友交流活动也很重要。

4.运动指导

适度运动利于改善肿瘤患者的体能状态,减轻其疲劳感,减少肌肉萎缩或者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可能,同时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结合肿瘤患者的治疗阶段以及身体状态,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推荐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选择散步或者瑜伽等强度较低的运动方式,推荐肿瘤患者在恢复期间选择慢跑或者游泳等强度比较高的运动方式。需要关注的是,在运动前和运动后,肿瘤患者需要重视热身和拉伸,同时避免劳累过度。如果肿瘤患者存在心肺功能异常或者骨转移风险,则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择更加安全的运动方式。

5.用药指导

肿瘤治疗常涉及化疗药、靶向药、止痛药等多种功效的药物,受到药物类别多、服用方式不同等因素影响,肿瘤患者容易出现漏服、错服或者擅自停药的情况。故需强化用药指导,肿瘤患者需要了解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服药时间和剂量、可能出现的用药不良反应等,患者家属设置闹钟提醒患者服药,并使用不同颜色的药盒,对治疗用药进行分类管理。除上述外,医护人员还需督促患者避免随意更换药物,或者擅自调整用药量。

6.预防感染

肿瘤疾病以及放化疗等治疗手段,均有可能导致患者免疫能力下降,使其更易出现感染。感染会延长肿瘤患者的治疗时间,严重情况下会危及其生命安全。肿瘤患者需重视关注个人卫生,勤洗手,同时保持居住环境整洁,定时通风。肿瘤患者在免疫力下降期间,尽可能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日常饮食中,需彻底加热食物,以防出现食源性感染。另外,肿瘤患者还需定期检测血常规指标,以评估感染发生可能,必要情况下谨遵医嘱预防性采取抗生素治疗。

7.定期复查

肿瘤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病情处于稳定状态时也需要定期接受复查,便于及时发现复发或者转移迹象。不同类型肿瘤患者的随访频率以及检查项目有所不同,患者需要记住复查时间表,主动和医生交流身体变化。若患者体重短时间内明显下降、长时间处于发热状态,或者触及局部肿块,需及时就医。

通过科学且系统的健康教育,帮助肿瘤患者对疾病与治疗形成正确认知,同时改善生活方式,进一步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

(作者单位: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