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伟 王先锋
日前,义安区西联镇钱湾村陈家墩自然村村民陈先峰家的院落里热闹非凡,西联镇人大主席舒建平等4名义安区人大代表、西联镇人大代表与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共同开展一场以“点亮庭院·扮美家园——共商共议共建和美乡村”为主题的“西联镇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站(代表联络站)+农家庭院夜话”活动。当天活动收集村民意见建议18条,其中10条被西联镇政府采纳。这是义安区人大常委会创新实践形式,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义安区人大常委会精心打造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代表联络站)特色品牌,以品牌效应推动人大工作出新出彩。目前,义安区拥有1个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心实践站(代表联络中心站)、9个乡镇(办事处)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站(代表联络站),均被打造成五大功能(联系群众、民主协商、汇集民智、基层治理、宣传教育)齐全的“五站”式实践站(代表联络站),赋能代表高效履职,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取得“看得见”的成效。
打造联系群众、为民代言的接待站
实践站建设过程中,义安区人大常委会将该区770余名省、市、区、乡镇四级人大代表全部编组进站,实现了代表进站全域覆盖、全员覆盖。全员化“亮身份”,采取“线上+线下”“固定+流动”等方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区人大常委会每月安排一名主任会议成员进中心实践站接待区人大代表,听取意见建议。各基层实践站(代表联络站)每月安排一日,开展代表接待选民群众活动。鼓励办事处居民(选民)代表进站,与人大代表共同参与接待。各级领导干部以代表身份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心声。
打造民主协商、履职为民的工作站
义安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常委会各机构人员进站,广泛听取意见,开展民主协商,推动人大工作下沉,提高人大依法监督质效。如今,实践站已成为代表闭会期间的“办公场所”,经常组织代表开展座谈研讨、酝酿议案建议、向选民报告履职情况等活动。今年3月,五松镇人大基层实践站组织开展“人大代表联系选民日”活动,6名区、镇人大代表针对选民们反映的“北湖水臭需清淤”等问题,一一作出回应,并及时向上反映。目前,投资1200万元的北湖清淤治理工程已完成,湖水清了,湖岸美了,群众笑了!
打造汇集民智、贴近群众的服务站
义安区人大常委会积极组织“一府一委两院”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实践站,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重大规划、重要政策的制定实施和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提升国家机关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质量和水平。
目前,实践站已成为该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听取人大代表和群众意见的场所,通过进站开展接待活动,及时回应社会关切,通报重要工作,征求意见建议。顺安镇人大加强与公检法司部门协作,建立法检共建机制,创建“基层实践站+法院”“基层实践站+检察院”共联工作站。截至目前,进站开展活动16次,征求意见建议130余条,化解矛盾20余起。
打造参与治理、促进和谐的维稳站
义安区各级人大将实践站融入基层治理体系,打造“百姓评理说事点”“农家庭院夜话”“基层立法联系点”“田间地头流动联络点”等基层民主实践品牌,真正让实践站“活起来”。
义安区人大常委会构建基层民主议事平台,定期组织人大代表、居民代表、专业人士及职能部门等开展议事,以生动民主实践推动基层治理。钟鸣镇人大创建“基层实践站+百姓评理说事点”,组建包括人大代表、普法志愿者、法律顾问等20余人的人民调解员队伍。人大代表定期到“百姓评理说事点”,普及法律知识、解答法律咨询、化解疑难纠纷、引导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近年来,在钟鸣镇的各级人大代表依托“百姓评理说事点”,共开展法律咨询150余场、法治宣传211场、纠纷调解228余次,助推解决群众的关键小事和急难愁盼问题300余件。
打造宣传教育、提升能力的宣传站
义安区人大常委会精心组织人大代表进站,加强政治学习,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宪法和法律法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识等,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学习园地、宣讲阵地、研习基地和展示窗口。
中心实践站和基层实践站创新“十个一”学习工作法,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即:每年开展一次代表培训、讲一个红色故事、写一篇党史类文章、举办一次党史报告会、接受一次革命传统教育、听取一次红色资源保护工作报告、开展一次党史知识竞赛、召开一次理论学习专题交流会、收看一次警示教育片、召开一次人大宣传信息工作座谈会,让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者学得轻松、收获满满。
近年来,该区实践站共开展活动300余次,接待群众8000余人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和诉求2000余件,助推解决相关问题1200余件,让群众的呼声变成了幸福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