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铜陵日报

欢歌庆丰收 农民当主角

日期:09-25
字号:
版面:第A01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挑粮食竞速赛再现传统农业劳动场景。 梅建广 刘敏 摄

■ 本报记者 方盼亮

9月23日,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如约而至。当天,丰收节安徽主场活动在义安区西联镇犁桥村举行,来自省内外的嘉宾游客和农民群众齐聚一堂,同享盛会、共庆丰收。

上午9时20分,随着主题歌曲《和美乡村》响起,一场以农民为主体的群众大联欢正式拉开帷幕。由我市新农人参与演绎的青春组歌《打开丰收门》融合丰收门标识的美好寓意,生动展现硕果累累的丰收画卷;改编自“铜陵牛歌”的歌曲串烧《江南“铜”谣》让传统的非遗项目在舞台上焕发新的魅力;大型原创歌舞《承诺》、黄梅歌串烧《山野的风》、群口相声《说安徽》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以多元艺术形式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生动图景。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农民是当之无愧的主角。活动中,来自全省各地的优秀农民代表受邀在第一排就坐;我市的全国劳动模范张林兵和其他4位农民一起上台,共同启动联欢活动;枞阳县“新农人”方慧娟作为“三农”代表登台主持;不少农民、村支书等“三农”工作者也活跃在演出舞台,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台上展风采,台下享喜悦。“这次丰收节在我们村办,大伙都特别高兴,节目有看头,展区有玩头,让我们切切实实感受到了作为农民的骄傲和自豪!”活动现场,犁桥村种植大户崔前庆笑容满面。他今年承包了700多亩土地,其中300亩种植再生稻,头茬稻亩产达750公斤,喜获丰收。“眼下二茬长势正好,再有20来天就能收割了,预计一亩还能再收300公斤。”

今年的丰收节以“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为主题。除了这场大联欢外,还安排了9项特色主题活动。丰之颂·乡村振兴成就图片展通过一组组生动影像,系统展现安徽在产业兴旺、生态改善、乡村治理等方面的扎实步伐;丰之景·和美乡村建设成果展用镜头捕捉乡村如画风光、人文风貌,直观呈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图景;丰之韵·优秀农耕文化暨非遗创意产品展,展现皖江地区传统农耕与非遗文化,让宾客在丰收节中体悟乡风民俗;丰之集·绿色食品展,我市的“七个一”农特产品集中亮相,备受青睐;丰之趣·农民体育趣味健身活动中,稻田拔河、挑粮食竞速等农耕健身大赛趣味十足,让农民在竞技中感受丰收喜悦,展现新时代农民精神风貌。

在当天的活动中,除了农民是全场的焦点,铜陵白姜这一我市特色农产品也成为大家关注的“明星”。联欢活动中,特设姜王颁奖环节,获得“姜王”称号的种植户洪登宝和5名获得优秀奖的姜农身披绶带,接受全场的欢呼点赞。非遗展区搭建铜陵白姜种植系统这一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展台,模拟展示姜阁保种催芽、高畦高垄栽培、芭茅搭棚遮荫等独特栽培种植技艺。一旁的刮姜体验区,新鲜出土的白姜带着泥土的芬芳,吸引众多游客现场体验刮姜、制姜。绿色食品展和乡村美食品鉴区汇聚了多家姜企的“爆款”白姜产品,任由宾客品尝。

现代农业的丰收,既离不开农民的辛勤耕耘,也倚重科技的智慧赋能。“这款播种机适用性广,操作简单,能精准播种玉米、大豆、高粱等多种作物,下种率可达99.9%,单日作业面积超过500亩。”在丰之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展上,农机企业技术负责人白宗飞现场操作演示气吹式智能电控播种机,吸引众多农户驻足观看。这台高效智能农机与一旁展示的3D打印真菌蛋白肉、自主巡演的机器狗等共同构成了丰收节上的“科技风景线”,展现出现代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活力。

夜幕降临,丰收节盛会落下帷幕。会场周边,一望无际的稻田泛着点点金黄,微风送来阵阵瓜果清香。在充满生机的铜都大地上,丰收的故事仍在延续,丰收的喜悦还在传递,更加美好的乡村振兴画卷也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