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铜陵日报

永恒记忆 追思双亲

日期:09-23
字号:
版面:第A08版: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张瑞欣

父母都走了,我也不知来路只有归途了。父亲在三十年前便已离世,母亲也在去年的九月永远闭上了眼睛。他们走时我哭的撕心裂肺,但他们却都很安详,仿佛只是完成了一项长久的任务,终于可以休息了。

他们都是抗日烽火燎原于燕赵大地时参加革命的冀中儿女。父亲常说起青纱帐里和鬼子、伪军战斗的故事,说那高粱长得比人还高,风一吹,沙沙作响,像是大地在低语。他们就在这青纱帐里像影子一样出没,与敌人周旋。父亲那时才是刚刚脱去稚气的青年,却早已学会了在夜色中辨别脚步声是敌是友。

地道战就发生在父母的家乡。父亲当村干部时曾带领村民昼夜挖地道,那地道狭窄潮湿,空气稀薄。有一次,他几乎窒息在里面,被拖出来时面色青紫昏迷不醒,从此落下了伴随他一生的哮喘病根。我从记事起就常听见他夜间咳喘的声音,像一架破旧的风箱,常常咳的面红耳赤喘不过气来,但却从不见他因病耽误工作。直到离休前,我就没见过他有过什么节假日、休息日。

母亲的头上和腿上都有一道深深的伤痕,骨头变形,那是1947年留下的。她随着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夜行军时不慎跌下山沟。同行的三人,只有她活了下来。多少年来她只要提起这段往事,就会说:有什么过不去的坎?比起那些年轻时就牺牲的战友,能活着看到新中国就已经是莫大的福分了。

1949年,他们随大军南下来到了安徽。从燕赵到江淮,从战争到建设,他们像种子一样在新的土地上扎根。父亲做过许多工作,他一生经历总结的就是一句话:无论是打仗建立新中国,还是搞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永远相信党,必须坚持毛泽东思想!

我记得父亲手上虎口处有一明显的刀痕,他从未说过是怎么回事。长大后经过我多次追问才告诉我,那是战争年代手上长了一个鸡蛋大的瘤子影响打枪,由于当时条件艰苦,没有麻药,乡村土医生硬是用剃头刀割了一个多小时才剥掉。他说的轻描淡写,而我听的直抽凉气!想想,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毅力啊!我小时候听说过刘伯承元帅不用麻药做手术的事迹,内心万分敬佩!没想到类似的事情也在父亲身上发生过。父亲病重期间赴京治疗,为了给国家节约开支,平常人走一刻钟的路程他硬是一步一喘走一个多小时去坐地铁。1992年,父亲病逝后,市领导到家中慰问,看着他生前喝剩下的散装酒,抽剩下的大江香烟和房间里12吋黑白电视机,深情地说:老一辈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我们一定要继承下去!

母亲性格开朗、善良、乐观,活到了九十七岁高龄,晚年时她常常坐在阳台上,遥望着远山沉思。我知道她是在想那些往事,看那些永远留在了芦苇荡里、青纱帐里、南下途中的身影。她也常对我们说:现在的日子多好啊!在共产党领导下,国家太平,不缺吃,不缺穿。这么好的日子,一定要多活几年。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临终前的几天,连儿女都不认识了的她,不停地唱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字正腔圆,一字不错,我在一旁泪奔!心灵无比震撼!这是一个有着82年党龄的老党员满满的对党的崇敬,对党的真爱呀!

父母一生清贫,却从未抱怨过。他们常说自己是幸运的,能够亲眼看到曾经为之奋斗的理想一点点实现,他们满足了。父母没有给我们留下的什么值钱的物件,只是留了一堆奖章、证书和发黄的照片。这些东西在旁人眼里或许不值什么,但对我们子女来说,却是最珍贵的遗产!父母留给了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如今他们都走了,回到了那片他们曾经为之奋斗的土地。我想象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与昔日的战友重逢,讲述这些年来中国的变化。他们会说:同志们,我们当年的血没有白流。我深深地感到,今天的岁月静好,正是因为有前辈们的负重前行!

我深深地后悔没能多陪同他们一段时光,没能用言语和行为多表达一些对他们的爱!夜深人静时,我仿佛仍能听见父亲哮喘的声音,仿佛仍能看见母亲抚摸伤痕的样子。他们给了我生命,更教会了我如何做人——正直、坚韧、善良、知足。这些品质比任何财富都珍贵。父母走时,身上都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这是他们唯一对组织提出的要求,他们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党和人民。

父母恩泽,永萦儿心。在这和平的年代里,在这他们用青春和热血换来的盛世中,我们这些后人唯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方能告慰那些长眠在地下的英灵。

亲爱的爸爸妈妈,愿你们安息!你们的故事,我们会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