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推行三级事务公开提升建设和谐企业水平
日期:09-23
□吴清华
国有企业应根据上级党委总体要求,结合发展规划,不断深化“阳光工程”,积极推行厂部(公司)、车间、班组三级事务的公开,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真正提升各项生产经营工作管理水平,建设和谐企业,促进转型和改革发展。
一、积极建立健全三级事务公开工作制度和载体
从近些年的实践来看,深入推行的“阳光工程”,对员工了解企业发展的情况、自身关注的问题和员工积极为企业发展献言献策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也极大促进了民主监督。但三级事务公开也存在不到位的地方:有的“公开”避重就轻,对事关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内容秘而不宣;有的公开的是正面信息,反面和负面信息就根本不公开;有的是职工群众从公开内容中发现并指出一些问题,但没有“下文”,各方没有做到及时整改。这样的“公开”,达不到事务公开的要求,与其这样“半公半开”,回头再作解释说明,还不如彻底透明敞开,让职工群众人人看个明白,集思广益,再攻克难关。实践告诉我们,结合车间、班组的生产特点,公开要有重点,要于法有据,比如企业发展的方向、政策,改革的方针、目标,以及涉及职工个人切身利益的内容(如福利、工资收入、奖金分配,车间、班组生产经营情况及各项任务完成情况),厂部(公司)新出台的政策、制度、措施、办法等方面的问题,要不断建立健全公开前的报送、预审制度,以及后期反馈、督办等制度,通过党员活动室、班组派班室的公开栏以及公司(厂部)局域网等载体,拓展三级事务公开的平台,才能为事务公开提供考核的制度保障。
二、规范三级事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
在厂部(公司)、车间、班组三级管理体系中,厂部是管理者,负责工作方针、计划、目标的制定和部署;车间是企业的枝干;班组则是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最基层组织,是企业各项具体工作任务的落实者和执行者。结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推行,建立健全三级事务公开的管理机制,从源头上消除企业与员工之间、干部与群众之间、职工群众相互之间的各种矛盾和误解势在必行。需要紧跟企业生产形势任务,突出公开重点,加强各项事务法定公开,公开栏内容可以包括车间、班组月度生产任务指标及完成情况,相关资金使用情况、相关项目进度情况,职工个人月度考核评定、奖罚情况,特别是涉及职工工资奖金分配以及新出台的政策、规定、办法等内容。对职工群众比较关心的重大和热点问题以及和职工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等,只要不涉及企业和生产秘密,都应张榜公布、主动公开、接受监督。在公开的形式上,特别是对于一些比较敏感和职工关心的问题,车间、班组应根据一线职工群众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做到通俗易懂、简单明了。
三、认真对待职工群众的质疑和意见建议
建设和谐企业是广大职工的愿望,实现和谐的关键,是妥善协调和正确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包括党群之间、干群之间、不同岗位职工之间,尽最大努力帮助广大职工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对职工群众提出的疑问,要开诚布公、实事求是、耐心细致地进行解答,以理服人。要积极采纳职工群众提出的合理意见建议,能整改的应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说明原因,明确今后整改措施或政策上不能实施的规定,让职工真切感受到来自组织的真诚。要始终做到以人为本,努力做到人企共同发展,党员干部、生产管理要做到处处想到职工群众,心里装着职工群众,真正把职工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处理问题时要公平公正公开,不徇私情,按章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职工群众的拥护和信赖。厂领导、机关职能科室相关人员要经常深入到车间、班组,以座谈的形式听取一线职工畅谈生产经验、关心热点、意见建议,对职工提出的问题采取职能科室现场解答的方法,做到现场办公,发现问题立即解决,及时整改,提高工作效率。
四、建立健全事务公开长效机制
重大事项公开,在企业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企业要围绕企业的发展目标,追求卓越,开拓创新,努力实现机制活、效益好、效率高、人企共同发展的共同愿景。要不断深化“阳光工程”,为广大职工主动投入企业的转型与发展搭建一个展示作为的平台。要合理借鉴厂务公开、工程招议标等工作经验,严格执行对各单位事务公开情况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要强化职工群众监督,公开的同时要设立举报电话、意见箱、电子邮箱、留言簿等,方便员工及时提出意见。要建立三级事务公开工作绩效评估制度,严格考评,兑现奖惩。要建立分管领导工作联系点制度,开展职能部门负责人定期走访基层活动,召开专场座谈会以及聘请监督员等方式,广泛听取职工群众对事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只有通过深化车间、班组各项事务的公开,达到全厂事务的全面公开,促进企业内部和谐,消除各种不和谐因素,才能真正让厂部(公司)、车间、班组三级事务公开,实现制度化、规范化,从而筑牢建设和谐企业的根基,提升各项工作的管理水平。
(作者单位:铜陵有色金新铜业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