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铜陵日报

“博”揽英才 “铜”创未来

日期:09-18
字号:
版面:第A01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 本报记者 李莉

9月的铜陵,秋阳正好,人才热潮涌动。2025“智汇铜都”人才周期间,“博创铜都”百名博士铜陵行活动如约而至。博士团深入重点企业感受产业脉动,洽谈对接共商合作,一场人才与城市、智力与产业的双向奔赴在铜都大地生动铺展。

走进企业:触摸产业活力,碰撞智慧火花

作为铜陵工业的“脊梁”,铜陵有色集团公司深深吸引着博士团的目光。在企业展示馆,图文、实物等勾勒出这家“新中国铜工业摇篮”从初创到跻身世界500强的历程,其铜金银冶炼核心技术与绿色制造转型实践,让博士们直观感受有色金属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围绕绿色冶炼技术优化、资源循环利用,博士们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为产业升级献智献策。

走进铜陵有色技术中心,研发团队的新材料成果、工艺优化方案与节能环保技术逐一亮相。在矿物特征检测室、矿山数字化仿真实验室等专业空间,学术智慧与产业实践深度碰撞,博士们与技术人员聚焦技术攻关、科研成果转化深入探讨,让参观成为技术合作的开端。在铜陵有色金新铜业分公司智慧控制中心,实时生产数据与精准流程监控系统,生动展现数字化赋能制造业的成效。中南大学有色金属专业博士杨国鹏感慨:“这里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的发展理念令人印象深刻,希望依托学校冶金学科优势,加入顶尖企业,为铜冶金发展贡献力量。”部分博士还结合工业互联网趋势,就“智能制造+产业链协同”提出建议,为企业数字化建设注入智力动能。

在铜陵精达特种电磁线股份公司,展厅内的特种电磁线产品吸引了博士们的目光。这些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产品,其研发逻辑、性能指标及市场前景成为讨论焦点。博士们围绕新能源产业增长背景下的技术迭代方向与应用场景拓展各抒己见,为企业抢占新兴赛道提供智力支持。

对接洽谈:共话发展机遇,凝聚合作共识

16日上午,铜陵学院会议室内,百名博士铜陵行洽谈对接会举行。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读博士生叶发枝,谈及两日企业走访与城市见闻,直言被铜陵“古朴历史与创新活力交织”的气质打动,“新材料是高端产业竞争的核心,铜陵的工业基础与人才政策,让我渴望把所学转化为推动这里发展的力量。”

“宜居的环境、浓厚的学术氛围,让我对在铜陵扎根充满信心。”铜陵学院金融学院新入职教师余聪正向博士们分享在铜陵的“暖心体验”。从面试时学校的细致对接,到入职后手续办理的便捷高效,再到我市相关部门对落户、购房补贴咨询的快速响应,“温暖”与“安心”是他提及最多的词。

活动现场,多家单位抛出“橄榄枝”,邀约诚意扑面而来。铜陵有色集团公司的工作人员带来实打实的人才政策与项目机遇:对新进博士实施“一事一议”,让人才在重大项目中快速成长;设立科技创新贡献奖,重奖技术攻关与研发领域的突出贡献者。而矿山安全高效开采、高端铜基材料研发等前沿项目,更让在场博士们心生向往。

另一边,市委人才工作局、市人社局、市科技局等单位工作人员现场解读政策,用全方位的保障给人才吃下“定心丸”:“与人才铜成长”品牌框架下,“1110”人才工程、“人才强市10条”政策覆盖生活补贴、租房补贴;从“一张床”(人才驿站7天免费住)到“一间房”(人才公寓统筹配给)再到“一套房”(最高30万元人才房票)的安居体系,彻底解决人才居住后顾之忧;“铜都英才卡”提供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绿色通道”;5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累计转化80项成果、创造超8700万元直接经济效益的实绩,让博士们清晰看到在铜陵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与无限可能。

洽谈区里,博士们围着企业、高校展位深入交流,交换联系方式、探讨合作方向的场景随处可见。此次百名博士铜陵行活动,既是一次“智力对接产业”的实地调研,更是一场“人才拥抱城市”的深度对话。它不仅为博士群体搭建了了解铜陵、服务产业的桥梁,更让铜陵精准对接高端智力资源,为城市产业升级与人才集聚注入新活力,助力“智汇铜都”人才品牌释放更强引力,携手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