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敏 陈华彤
“从反映问题到全部解决,前后不到一个月时间,相关部门的效率和诚意让我们感动。”铜陵白姜发展公司负责人任定平日前看着快速运转的新生产线,脸上满是笑意。这一幕,源于我市对企业诉求的“秒响应”与“真解决”。
铜陵白姜发展公司自2012年成立以来,一直扎根特色农产品领域。今年年中,为扩大产能,该公司启动技术改造和新生产线建设,接通燃气和完成用电增容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一方面,用电增容、缴纳电费对企业来说是固定成本;另一方面,燃气安装初步预算超过30万元,施工周期也要一个月。”任定平回忆说,“白姜上市窗口不等人,产线晚上一天,损失可能不小。”
企业呼声一经发出,市营商环境局立即联合铜陵供电公司、铜陵港华燃气公司启动“靶向解难”服务。
“政策是刚性的,但服务可以充满弹性。”供电公司多次上门,给企业送来“定心丸”。工作人员不仅细致解读国家用电政策,还为企业量身定制“用电锦囊”——根据生产淡旺季,灵活选择“容量计费”或“最大需量计费”,在淡季申请减容、暂停计收基本电费,再结合分时电价机制优化生产排班,实实在在帮助企业降低电费成本。
燃气问题的高效解决同样让企业惊喜。港华燃气公司主动上门优化设计方案,道路开挖、回填修复等土建工程由企业自建,港华则专注核心管道安装。此外,港华还主动承担了装置费用,最终开支比最初预算节省了超过30%。更暖心的是,为抢在白姜上市前完工,港华优化流程、加派人手,将原需一个月的工期压缩至一周,快速实现通气,彻底扫除了企业的后顾之忧。
一企有诉求,多方齐联动。铜陵白姜发展公司难题的快速破解,是我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生动缩影。从成立全省首家市级营商环境局,实施《铜陵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到连续两年开展“营商环境主题年”活动,深入推动“访企入村”专题行动;从企业诉求说“不”提级管理、闭环处理,再到集成推进“铜商会客厅”“营商环境体验官”等机制,我市通过制度创新,实现从“管理者”到“服务者”的角色蜕变。
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态度上,更深入机制和效能层面,“‘铜’心助企”服务品牌正成为我市为企业排忧解难的坚实底色。市营商环境局副局长张波表示:“接下来,将继续紧盯企业急难愁盼,提升企业获得感,完善服务机制,以更精准的服务护航企业成长,让更多企业在铜陵安心经营、舒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