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涛
我与无为板鸭有深厚的缘分。20年前去无为游玩,当地的朋友热情招待,每天都有板鸭吃,走的时候朋友还送了三只板鸭,三付膀爪,按我们农村话说吃着还带着。
无为板鸭相对于盐水鸭、烤鸭、卤鸭、咸皮鸭,妙在制作颇为讲究,腌、晾、熏、卤等各个环节缺一不可。每只板鸭制作都像是一件艺术品,精雕细琢,所以吃起来,也有讲究。鸭肉、鸭肠、鸭肝、鸭肫、鸭爪每个部位都有不同的特点与味道,当然品鸭绝对少不了辅料——醋和蒜泥。尤其是鸭头与鸭脖的吃法非常别致,这一块是活肉,要仔细剐咬,越嚼越有劲。原来鸭头与颈子不值钱,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也好吃这一口,价格与鸭肉相当了。
无为板鸭地道的原料是巢湖麻鸭,后来是洋白鸭,俗称“百日红”,现在无为板鸭大都被仔鹅替代了。由于做无为板鸭生意的商户遍布大江南北,很多原料来源不正宗,制作场地受限,而且缺少传统工艺,所以做出来的口味大相径庭,通俗地说,就是不正宗。正宗的无为板鸭,就那几家。
无为板鸭味道虽好,但也绝不是想吃就能吃上。上世纪八十年代,生活艰难,平常人家只是家里来了贵客,过年过节,或者有重要的事情,才会吃上一顿。“双抢”大忙季节,家里主要劳动力或请来的帮工,才能就着板鸭喝啤酒,因为那时农活重,让他们吃饱了,好干活。我们小孩眼巴巴地望着,怯怯地走开,在玩耍中忘却美食的诱惑。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风物,涵养一方人情。无为人通过对板鸭的深加工,带动了养鸭业及鸭毛加工。如今鸭毛分为羽毛和绒毛两类,一类是做羽毛球,另一类是做羽绒服。无为板鸭衍生的产业链,促进了无为经济更加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