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汪伟 杜鸽)“好嘞,我晓得怎么搞了,你们税务部门事干得真照!”近日,来自义安区西联镇的王大爷通过义安区税务局的“乡音热线”,在方言乡语的无障碍沟通中,顺利办完了社保缴费业务。
义安区山圩交错、移民交融,造就了“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调”语言差异现象。据统计,全区约有30%的纳税人缴费人习惯使用方言沟通,尤其在办理社保缴纳、房产交易等民生类业务时,语言障碍成为办税缴费路上的一道“门槛”。义安区税务局以推进办税服务厅转型升级为契机,聚焦老年人及不熟悉普通话的纳税人缴费人实际需求,在税费服务运营中心创新设立“乡音热线”,由精通本地方言的骨干轮流坐席,为特殊需求人群提供办税指引、政策解读和系统操作辅导等,实现“方言问、方言答、方言办”,提升了办事效率,拉近了税务部门与纳税人缴费人之间的距离。自开通以来,该热线累计服务纳税人缴费人1200余人次,平均通话时长较普通话服务缩减近70%,服务满意度达100%。